事實上根本就不需要他們在宣傳上做什麼傾向,兩個同型別的節目,一個是央視一個是地方衛視,網友們自然會把它們放在一起做比較。
隨著前期宣傳片的釋出,“國樂大典”這個節目也正式掀開了很迷的面紗,中日選手對抗的模式也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至少在比賽規則上,“國樂大典”比央視的民樂經典要吸引人。
當然一些網友並不買賬,大體上是覺得,連央視都辦不好的節目,地方衛視就能辦好?而且看“國樂大典”這些選手全都是野路子,在看看央視的選手,哪個不是圈內耳熟能詳的演奏家?
就在一片質疑聲中,“國樂大典”第一期正式開播,李沐在導控室裡有些坐立不安。
馮導不免調侃道:“現在知道,我們做節目的難處了吧?別急,一共十三期節目,還有得熬呢。”
李沐瞪了這個幸災樂禍的傢伙一眼,不過馮導說得也不無道理,綜藝節目跟影視劇不一樣,一般都是邊拍邊播,影視劇反正已經殺青了,能不能火就只能聽天由命,而綜藝節目每一期的收視率波動,都會影響接下來的拍攝,對於幕後工作人員來說,簡直就是煎熬。
播出十分鐘,實時統計的收視率只有1.3個點,比想象當中要低一些,李沐不禁暗暗嘆氣,還是受到了央視的影響,否則,就前期的宣傳攻勢,最起碼也應該是1.8起步。
馮導對這個收視率也並不滿意,導控室裡的氣氛不由變得沉重起來。
不過APP上的彈幕卻隨著比賽規則的介紹,逐漸變多,顯然,激烈的比賽規則還是激起了網友們的興趣。
直到第一位日方選手登臺,舞臺中央升起了鼓狀擂臺,收視率已經不知不覺升到了1.6%。
“臥槽,我怎麼感覺這日方選手好強啊,而且他拉的曲子好熟悉的樣子,好像在哪裡聽過?”
“什麼聽力,這是竹笛版非自然死亡的主題曲,不過這日方選手真的好強啊,太好聽了,不知道中方選手能不能頂得住啊!”
看著彈幕上網友擔憂的言論,李沐跟馮導對視了一眼,突然露出會心的一笑,只要觀眾開始擔憂中方選手的表現,就代表,這個節目已經吸引到他們,他們逃不開了。
不過乾瘦老頭一登場,就吸引了彈幕無數吐槽,沒辦法,跟之前日方的帥大叔相比,這老頭實在是有些太寒磣了。
“這,老頭不會是來開玩笑的吧?這長相,也太,奇特了。”
“突然好想支援剛剛的帥大叔啊,雖說是日方選手,可畢竟長得帥啊。”
不過當乾瘦老頭拿起嗩吶吹出第一段長音時,整個彈幕就被定住了一樣,緊接著就變成滿屏的驚駭之語。
而此時,收視率已經不知不覺漲到了2.5%,李沐跟馮導都暗暗鬆了一口氣。
逐漸的越來越多觀眾開始在網上發帖,或者是招呼自己的朋友一起看這檔節目,而他們也正巧看到了乾瘦老頭吹奏“百鳥朝凰”的這段,頓時驚為天人,之後又在劉老的點評中,瞭解到乾瘦老頭的來歷。
“臥槽,果然是高手在民間啊,這老頭居然這麼厲害。”
“是啊,我就說民樂還是要紮根民間,一群整天在音樂廳表演的所謂演奏家,演奏得再好咱們也聽不到。”
而此時收視率已經突破了3%,雖然看似不多,可要知道,這是一檔民樂性質的綜藝節目,對比央視的民樂經典,人家那麼大的平臺收視率才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