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璇新歌首發,李沐包辦詞曲、編曲,傾力製作。”
“暖炸,治癒系必聽金曲,帶你走進趙璇與李沐的世界!”
這標題,簡直了!李沐表示,現在連電視臺都開始用他的“震驚體”了嗎?
不得不說,趙璇的資源是真的好,節目開播的當天晚上,這首“看得最遠的地方”就開始一路橫衝直撞,殺進雲村新歌飆升榜前三十的位置。
其他各大音樂平臺也都有不俗的戰績,最有意思的一點是,雖說這首歌有打榜的嫌疑。
話題熱度卻一直維持在一個很高的水平,雲村的評論量更是直接衝到了歷史前五十的位置。
有網友驚奇的發現,這五十首留言量最多的歌曲中,竟然有十首是李沐的作品!
這就很恐怖了,要知道李沐從事創作以來也不過兩年時間,他的產量算不上高,但是質量上,已經超越了許多頂尖音樂人。
當然這些都只是網友茶餘飯後的談資,真正讓整個行業震動的是,李沐這個鐵公雞居然拔毛了?
之前各大音樂公司都在打李沐的注意,可無奈的是,這貨自己就是老闆,他不鬆口,誰都拿他沒辦法。
現在他居然給趙璇寫歌了,是不是意味著這個口子鬆了?
特別是許昭華,氣得鼻子都歪了,好傢伙,之前你不給別人寫也就算了,好歹咱們關係還算不錯吧?不來一首良心說得過去嗎?
李沐表示:咳咳,不好意思,李沐便利店已經打烊,歡迎下次光臨!
“什麼?下次什麼時候開業?”
“別問,問就是待定!”
透過這次訪談節目也讓一部分網友對“瘋狂的石頭”產生了興趣,從李沐說的一些劇組趣聞來看,這部電影似乎還蠻有意思的。
當然也有許多網友嗤之以鼻,畢竟“瘋狂的石頭”從公佈出來的演員陣容來說,簡直就毫無亮點,李沐在樂壇的確是有一定地位,可在演藝圈來說,還是個小透明。
甚至很多喜歡他的歌迷都紛紛在他微博下方喊話:“咳咳,別折騰了,趕緊回來做音樂吧,歌單已經幾個月沒更新了!”
反正..........看好這部電影的人不多,看熱鬧的倒是不少!
當然這一趟京城之行也是有收穫的,片子已經進入稽核程式,順利的話三月份中旬“龍標”就會下來。
另外還有個意外之喜,“瘋狂的石頭”報名了四月份的京城大學生電影節,當然這裡面梁鴻飛家老爺子出力不少。
按照老爺子的話講,這部戲勉強能入得了他的法眼。
其實講道理,當年原版“瘋狂的石頭”為了節約成本採用的是dv拍攝,畫質什麼的可想而知,完全就是靠劇本取勝。
李沐這一版“瘋狂的石頭”在製作方面肯定是要比原版要精良的,而且也修改了一些原版劇情當中不太合理的地方。
論質量肯定是比原版要高的!唯一需要加強的就是宣傳了!
於是又繞回了原點,宣傳力度不夠怎麼辦?
大學生電影節自然是一個很好的宣傳方式,可覆蓋面還是不夠廣。
“要不等龍標下來,咱們舉辦大規模的高校點映吧?”李沐腦海突然冒出一個想法!
“點映?”施然跟梁鴻飛都疑惑的看著他。
所謂的點映其實就在是大規模放映之前採取定點放映的模式讓一部分觀眾先睹為快,在好萊塢點映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而在華夏,張國師的“英雄”卻是首例,當時是為了讓“英雄”有資格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所以才在深市舉行了七天的點映活動。
可事實上,真正在華夏進行點映的影片並不多,說白了,點映是把雙刃劍,在獲得大量曝光度的同時,也有可能讓一部還不錯的影片口碑崩壞,畢竟眾口難調,一部電影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有膽量採取點映的一般來講都是對影片質量有信心的,可真正透過點映累積口碑最終爆發的電影卻少之又少。
李沐突然提出來點映,而且還是針對高校的大規模點映,實在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我分析一下,你們看對不對,首先我們沒有那麼龐大的院線資源,大規模院線的點映肯定是不可能的,而高校內部的點映條件就沒那麼苛刻了,只要讓出一部分利潤,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李沐頓了頓又道:“其次,高校大學生,有錢有閒,透過各種渠道宣傳、分享的慾望也會比上班族要高,有些電影也是先透過大學生小範圍內傳播,口碑發酵才火起來的。”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要數星爺的“大話西遊”了,當年大話西遊的總投資是六千萬,結果票房總共也就五千萬,可謂是賠到底褲都沒得穿了。
可是後來“大話西遊”在高校範圍火了,連帶著整個“大話西遊”系列都成了業內數一數二的ip,星爺後來的西遊降魔就不說了,光是導演“劉震偉”就靠著打擦邊球拍了好些辣雞爛片依舊能在圈內混得不錯,可見“大話西遊”在八零後、九零後心目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