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說公孫策好牛皮嗎?”
“好看,除了開頭部分的推理小故事比較簡單,後面的推理給人感覺,真的有點難了,根本就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猜想到的結果,不過,正是因為這樣,才更讓人驚喜啊。”
“是啊,誰說不是呢?現在的那些罪案劇,總是先故弄玄虛,但是實際上兇手一開頭就知道了。”
華國這邊,或者說放眼全球市場,實際上推理一類的片子,市場其實一直都非常不錯的,尤其是那種跟隨主角的視角一起破案的感覺,可以說是推理迷最為熱衷的。
但是同樣的,這樣的劇想要成功,你首先要讓案子足夠神秘,還有故事性要非常強,否則的話,單純的探案,其實目前來說,很多人卻是都已經看膩了。
論劇本完整的程度,《少年包青天》絕對可以說是冠絕目前時下的那些罪案劇,因為另外一個世界的《少年包青天》裡面的案情可是參考了許多國外的著名的推理故事,而且故事的編排之中也揉合了眾多元素。
懸念,武俠,言情,還有必不可少的搞笑。
另外這部作品的情節設定也可以說是頗為合理,起碼在邏輯上你很難找到太多的漏洞。
少年包拯血氣方剛,又不失頑皮風趣,他就像一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內心充滿正義,理想,但是在成熟的人看來卻又有些幼稚魯莽,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感覺。
他更不懂得官場的左右逢源,明哲保身,臉厚心黑之術,所以他儘管聰明,但是顯然他的這條路卻是充滿了荊棘的。
劇情懸念迭起,環環相扣,一些推理探案的手法加入到包拯的身上,讓劇情更具可看性,哪怕是隻是播出了兩集,但是卻已經俘獲了無數的觀眾的心。
另外一邊,兩家電視臺這邊,也在時刻關注著收視率情況。
《少年包青天》和《大明巡按》,前者因為一開場就很抓人眼球,節奏非常快地就進入了主題。
再加上是凌霄閣出品的大劇,所以,一開始起點就比《大明巡按》要高一些。
《少年包青天》開播收視率就超過1.5,而《大明巡按》卻只有1.3!
而第一集結束的時候,《少年包青天》的收視率卻是直接飆升到了2的程度。
而《大明巡按》大概是因為劇情開篇比較溫吞,大篇幅地人物背景等等的介紹,讓劇集顯得節奏有些緩慢,所以收視率並沒有上漲太多,最終第一集結束的時候,只拿到了1.6的收視率。
這個收視率其實可以說是非常不錯了,但是相比起《少年包青天》來卻是差了不少。
第二集《大明巡按》開始進入案情,明顯的收視率有所抬頭,在第二集結束的時候,《大明巡按》的最高收視率也終於破2!
但是相比起《少年包青天》來卻還是差了不少。
因為《少年包青天》第二集已經開始真正的推理了,劇情開始進入緊張刺激的層面,所以,《少年包青天》第二集的收視率直接爆了!
是的爆了!
看到收視率統計的時候,很多人都不敢相信是真的。
2.6!是的,只是用了兩集,《少年包青天》就直接拿下了當日黃金時段的收視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