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第一版的《生死時速》的故事並不是這樣的,原版並沒有為弟弟復仇的戲碼,而是讓炸彈客的身份,是一名因為不滿退休政策而實施報復的前拆彈專家。
但是這樣的劇情在華國肯定無法過審,所以最終只能修改了劇情。
這樣改了之後,反派角色無疑變成了臉譜化的反派,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畢竟國情不同,在北美,反正有什麼不滿,有什麼錯都是北美政符的錯,但是在國內肯定不能這樣啊。
如果換做那個劇情,實際上,也未必就寫實了,在國內,這方面或許也存在一定問題,但是肯定要比資本主義國家要來的有人情味的多。
很快地,就在觀眾們以為大巴車又會以爆炸結束的時候,電影終於解釋了影片的片名,為什麼叫《生死時速》!
那輛被裝上了炸彈的旅遊大巴開動了,而這個時候,警方接到了報警電話,報警的人正是炸彈客,他明確告訴警方有一輛大巴被他安裝了炸彈。
並且點名要求男主角取拆彈。
否則的話,就直接引爆炸彈!
而炸彈只要時速超過50公里炸彈就會自動啟動,時速低於50公里炸彈就會直接爆炸!
炸彈客用這種方法,要為自己的弟弟報仇,他成功地把男主角強行引入了這場生死時速。
張超和周陽兩人的眼睛死死地盯著大銀幕。
影片的節奏太快了,快的讓他們有些喘不過氣來。
接下來的劇情,就是詮釋了什麼叫做生死時速。
大巴車在男主角趕到的時候,就已經超過了50公里,炸彈被啟動,而車子又不能減速,否則就會爆炸。
影片在間歇期間還介紹了反派炸彈客的身份,他曾經是一名僱傭兵,並且是炸彈專家。
這個給了這個炸彈很難拆除做了背書。
生死抉擇都在高速之中進行。
張超和周陽此時此刻,爆米花桶還是滿的,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多少時間去吃爆米花。
與此同時,範文成嘆了口氣,楊浩就是楊浩,雖然大家是對手,但是他不得不承認,在對電影節奏的掌控上,他不如楊浩。
當然了,也不是說他就對自己的電影沒有信心了?相反,他對自己的電影也非常有信心。
只是《生死時速》真的拍的太好了,當然了,反派的角色的出現顯得有些莫名其妙,不過,這不妨礙這部影片的優秀。
這一點看電影院裡面,時而驚呼,時而靜默就知道了。
影片成功地調動起了觀眾的心,讓他們沉浸於電影的世界裡,欲罷不能。
“不愧是楊浩導演!這電影,太棒了!”雖然電影還沒結束,但是張超已經直接下了定論。
“是啊,我擦,全程無尿點!”
影片過程當中,如何解救人質,如何瞞過炸彈客,解救人質。
是第一個高??潮點,因為誰都知道,炸彈客不可能允許警方把人質救下來。
但是警方還是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