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演員的誕生》產生的意義並不侷限於節目本身。
而林霄看似好像送出去了幾份相當有潛力的劇本,但是實際上,對於林霄來說,這卻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因為各大導演,像到了秦綱,範文成,楊浩這等地步的導演們,都基本上很少會受到公司的轄制。
自由程度相當高。
而林霄給劇本也不是白給的,而是接受林霄的劇本的同時,自然必須接受凌霄閣的投資。
而對於幾位導演來說,這真不是什麼問題,比如秦綱來說,他目前的個人的公司,其實是掛靠在天行集團下面的。
天行投資佔股,但是實際上,天行對秦綱的控制力卻是非常微弱,這也是目前的這些個大導演的基本情況。
倒不是說他們缺乏投資什麼的,而是掛在大集團公司下面,可以省掉他們不少麻煩。
同時,別看天行和凌霄閣好像經常打出狗腦子來,但是實際上,國內的別看天盟和龍騰好像對立,可是現實是,雙方可還是有不少合作的專案的。
秦綱拿到林霄的劇本,凌霄閣參與投資,並且雙方聯合發行這部影片,天行自然不會拒絕。
為什麼?一方面是你想要撇開凌霄閣是不可能的,畢竟,林霄的金牌編劇的身份在那擺著,他的劇本再加上秦綱導演,等於給這部影片上了雙保險。
這種影片,人家憑什麼全送你?
所以三方投資,雙方聯合發行,能夠達到利益最大化,誰也不會和錢過不去不是嗎?
另外幾個也是類似他操作。
楊浩和範文成都是這樣和凌霄閣合作的。
甚至範文成的影片更是直接除了他本人帶資入場,其他的剩下的都是交給凌霄閣來操作。
如此一來,一個《演員的誕生》反倒是讓林霄拉攏了幾個大導演為自己工作,而系統裡面的好劇本太多了,他怎麼可能一個人,或者幾個人能拍的完呢?所以,倒不如讓出一點利益,收穫更多的回報。
林霄的新片涉及到大量的特效,所以,其實早在演員還沒有定下來之前,就已經讓極光特效那邊開始著手了。
如今,特效大片早就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基本上每年都有許多特效大片橫行市場。
這也讓當初一直燒錢的極光特效,開始逐漸開始盈利,而且作為華國的特效的龍頭,極光特效雖然一直低調的不行,但是業內只要是大製作,首先想到的就是極光特效。
哪怕是凌霄閣的對手們,大多數時候,也會優先考慮極光特效。
因為同樣的特效,交給好萊塢團隊來做,價格整整是極光特效的一倍還多。
當然了,極光特效成立的華國特效聯盟,也在這幾年有了非常快速的發展,目前已經孵化出許多實力不俗的特效公司。
能夠承接一些比較有難度的特效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