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三大巨頭佔據的份額最高。
還有各大院線都有推出自家的網路購票APP。
凌霄閣這邊,在淘票票和貓眼電影都有一定的股份。
再說天盟這邊的《無限輪迴》在上映首日1.8億之後,次日2.0億,週日1.6億,走勢相當之穩定。首週末票房來到了5.4億,甚至還超過了《長城守衛軍》,讓天盟這邊可謂是揚眉吐氣。
不過,《無限輪迴》的口碑卻出現兩極分化。
阿狸和華訊的組合可不是隨便說說的,在口碑方面,阿狸和華訊,直接下了黑手。
十篇的影評當中,居然只有1篇好評。
雖然天盟這邊也立刻開啟了公關,但是在資源方面,阿狸和華訊單獨一個拿出來都很吊,更別說是強強聯合了。
所以最後,週一當天,受到負面口碑的影響,《無限輪迴》票房跌幅超過60%,只剩下7000萬的日票房。
而還有一方面的影響是,《無限輪迴》在北美遇冷,算是狠狠地潑了天盟一盆冷水。
在北美,《無限輪迴》的票房遠遠不及《長城守衛軍》,僅僅只拿到了首週末2900萬票房。
這樣的成績其實是比較正常的,畢竟《無限輪迴》是華國的科幻改編的,其中本身就蘊含有太多的華國元素。
不得不說納裡?肯辛雖然不是什麼大牌導演,但是這一次《無限輪迴》他卻沒有夾帶私貨,而是按照劇本來拍。
華國的觀眾還是比較能接受,但是到了北美很多人卻是看的雲裡霧裡的。
《無限輪迴》之後的三天,再拿下2億票房,一週上映滿7天總票房來到了8億!
十五億基本上應該是沒問題的!
雖然說《無限輪迴》的成本接近2億美金,如果單靠華國的票房是很難回本的,但是北美的票房雖然不是很好,但是破億是沒問題的,再加上全球海外的其他國家的票房,回本是沒問題的。
這就已經達到了天盟的預期了。
果然《無限輪迴》的大賣,讓天盟的股東們回了一波血,一直下跌的股價止住了下跌,還有了一定的回升。
《長城守衛軍》的失敗和《無限輪迴》的成功,可以說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天盟這邊更是大肆地叫囂,天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合拍片的模式還是不行。
對於這個,也很快地引起了圈內的熱烈的討論。
實際上這些討論都沒有任何意義。
華訊和阿狸這邊,根本不在乎,也不是說不在乎,而是那些虧損,對於他們而言,真的不算什麼。
這段時間,華訊和阿狸,看似合作無間,但是實際上,華訊和阿狸卻是針鋒相對。
沒有辦法,華訊是華國即時通訊第一,阿狸是電商王者,兩家的市值交替上升,兩家的掌舵人的身家也是交替成為首富。
雖然同屬一個聯盟,但是實際上,這個聯盟遲早都要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