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媒體盛行的當下,沒有誰敢說自己能夠掌控輿論。
一個微博,一個>
所以,在面對競爭對手的時候,影片的出品方發行方,抹黑對手的行為也成為了業內的潛規則了。
於是當兩部影片總體上相差不大的時候,就要看誰抹黑對手的手段更高明瞭。
紅包影評人也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當的,他們是有組織性的。
他們的稿子自己發了,就足夠了嗎?顯然不是,他們還需要將稿子傳出去。
當然了,他們能影響到的人也是比較有限的,所以要達到最佳的效果,就需要看切入點了。
寫好評其實更簡單一些,反而是寫差評,不是那麼容易。
你寫的差評,必須言之有物,必須讓觀眾產生同理心,讓他們認可,然後自發地討論。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你不能瞎幾把亂寫,要找到觀眾的G點,否則的話,怎麼能高槽?
於是,大劉準備開始行動了!
他的切入點就是《最後一塊骨頭》的整部影片的喜劇風格。
他覺得還是大有可為的,這年頭寫差評,要有一個定位,你得先有目標人群,而《最後一塊骨頭》的這個風格,覺得有意思的不少,但是同樣的,反感的也肯定不少。
然後寫評論,特別是要用道德去攻擊對方,那麼首先自己得站在道德的制高點。
比如當初的狗狗事件,狗狗那麼可耐,你居然吃狗肉。
這就是將目標人群對準了愛狗人士!
而這一次,大劉就是將目標對準了那些比較敏感的觀眾,比較喜歡鑽的觀眾。
從首映禮回來,大劉並沒有第一時間去寫評論。
而是和以往一樣,先是短暫地休息了半個小時,清空腦子裡的思緒。
他必須要好好黑一把,嗯,要黑出水平。
最好當然是能上熱搜,當然,這個挺難的,不是你想上就能上的。
可是如果上了熱搜,那麼他起碼能跟紅包老闆那邊要一份豐厚的獎金。
手機>“@大劉,趕緊地啊,人家專業影評人的影評都出來了,你的第一稿咋還木有出來?能不能專業點?”
這是微信群裡面的其他公眾號博主在等大劉的槍支彈藥。
嗯哼,沒錯,這個群裡大多數都是洗稿狗,就是針對別人原創的內容進行篡改,刪減,讓這篇稿子和原稿看起來好像面目全非,但是實際上,最有價值的部分還是抄襲的。
對了,他們和大劉比起來低了一個段位,但是也是收錢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