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實際上,華國動漫產業雖然不景氣,但是其實是穩步前進當中。
不少動漫公司製作的動漫劇集,周邊都賣的非常不錯。
為此有人稱華國動漫產業的春天來了。
是的,對於動漫作品來說,其比起真人電影,真人影視作品來說,最大的優勢是在於,動漫作品的周邊開發更容易。
而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當初制約周邊產品的發展的一大難題,高價,已經不再是問題。
在過去,可能一個動漫玩偶,正版商品的價格大幾十塊很多人都覺得貴,可是現如今,對於家庭收入越來越高的家庭來說,給孩子買個幾十塊的玩具真的只是小意思。
很多人更是開始追求正版,品牌。
而盜版商的生存環境卻越來越難,為什麼?因為盜版成本上升的太快了。
主要是在於渠道方面。
因為追求價廉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的人們開始越來越追求品質,所以盜版商的生存環境自然也就越來越差。
華國盜版滋生,固然和早期不重視智慧財產權有關,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早期的人均收入不高也有很大的關係。
所以,動漫產業的確迎來了春天,但是也迎來了一個群魔亂舞的時代。
很多檔期開始出現了不少動漫作品,但是往往都是主打宣傳,在電影質量上卻真的乏善可陳。
於是《功夫熊貓》出現了,給眾多動漫公司狠狠地上了一課。
......
對於北美來說,林霄的名字最早出現在老美人的視野當中並不是他的電影,也不是他的歌曲,而是他擊敗了當初的哈里森。
但是當《功夫熊貓》和《黃飛鴻》三部帶著功夫元素的電影在北美連續大爆之後。
特別是《功夫熊貓2》票房高達3億,要知道哪怕是北美以最擅長動畫電影的DSN近年來都甚少有能夠達到這個成績的作品。
有多少年沒有見到表現這麼好的華國電影了?
哦,不對,應該說華國電影,哪怕是功夫電影,有如此驚人表現的,大概可能要追溯到三十年前的港島電影。
關鍵是三部影片在北美的口碑都非常好。
《功夫熊貓》就不說了,就說《黃飛鴻》吧,在北美的網路上的評價,好評度高達80%以上。
而看評價就更讓人驚奇了。
“果然功夫片還是應該華國人主演才能演出那個味道。”
“很正常啊,功夫源自華國,所以連華國的動物都具有了功夫細胞。”
本身功夫電影是華語電影在全世界的最佳的通行證,沒有之一。
是的,沒有之一,可以說華國的電影,在國外有大獲成功的,肯定就是功夫片。
然後凌霄閣上市了,雖然是在華國上市,但是林霄的身份被大起底,身家超過20億美金。
《好萊塢》顧名思義,專門從事好萊塢電影相關新聞的媒體,是業內專業性,權威性還有發行量都極高的媒體。
而《好萊塢》直接以《好萊塢》命名,本身就足以說明其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