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甫一出口,所有人的目光都“唰唰”地望向泠兒,泠兒微低著頭,面色不喜不悲,叫人看不透。
宇文邕暫笑不語,隨後才道:“貴妃身邊就這麼一個貼心的人,朕可不能奪人所愛。不若問問貴妃,願不願把馮泠兒許配給你?”
李貴妃目色溫婉如蘭,語氣卻十分堅定道:“泠兒這孩子做事向來體貼周全,臣妾真是一刻也離不得她。若沒了她,那是萬萬不成的。”
宇文邕哈哈笑道:“貴妃不答允,朕也沒法子啊!”
“陛下。”左席首位站出一人,卻是一身深紫寬袍的宇文護,深邃的眉宇間有低沉的笑意,“貴妃縱是再不捨,女孩子也總是要出嫁的,又能留到幾時。貴妃既然憐愛馮小書女,不若早早替她找了個好人家,也不枉主僕情誼一場。難得齊國公與馮泠兒兩情相悅,陛下何不成人之美呢?”
“晉國公所言在理。”宇文邕未想到宇文護會站出來,先是一詫,面上仍帶笑意,口中卻遲疑道,“可馮泠兒畢竟出身寒微,賜予側妃之位,恐怕不妥吧。”
座下的宇文孝伯也隨之應和道:“馮泠兒不過一介小小女官,如何能當得起側妃之位?”
宇文護笑若一旁幽深的樹影,“怎麼當不起,馮泠兒不是普通的女官。她是朝廷欽定的三品女官,才華能力遠勝於那些官家小姐,深受貴妃器重。縱然家世上略有不足,也是可以彌補的。”
宇文護說著把目光轉向工部大夫兼軍司馬馮遷,道:“軍司馬不也姓馮?寡人見他與馮小書女倒是蠻投緣的,不若就認了馮泠兒作義女,入了馮家族譜。馮遷,你意下如何?”
馮遷會意一笑,目光望著泠兒道:“馮小書女能力出眾,樣貌出挑,一見便覺好生親切。如能入了馮家的族譜,也是我馮家之幸,下官自是願意的。”
宇文護向宇文邕笑道:“馮遷既已答允,待入了族譜,馮泠兒便是軍司馬之女,如何當不得這個側妃,就連這個側妃也是委屈了。陛下可還認為不妥?”
這兩人一唱一和的,顯然是早就籌劃好的,宇文邕靜默了片刻,只得朗朗笑道:“既然晉國公都如此說了,那朕就聽晉國公的,成全了五弟的心願。”
“馮泠兒!”宇文邕含笑問道,“若要你認馮遷為義父,以馮家之女的身份嫁與齊國公,你可願意?”
泠兒從貴妃身旁走出來,面色恭謙,屈身道:“微臣願意。”
宇文邕一聽,對宇文憲大笑,“果真是郎情妾意。五弟,等朕回去就下旨為你們賜婚!”
宇文憲大喜,笑得比滿樹蓬蓬微白的桂花還耀目,“多謝皇兄。”
一樁親事就此敲定。
宮宴散去後,夜色沉沉,我手提著紅紗燈,和泠兒一起走在迴文安殿的道上,涼夜的風吹得宮燈搖搖墜墜,我的心也如這宮燈一般搖動不安。“今日之事,你一早就知道了,對麼?”
泠兒的面色在宮燈的輝映下明暗不定,“我知道。”
我心中亂極,又急又氣道:“你知道,那你為何不早告訴我,還要答應這一樁婚事。齊國公府是那麼好進的麼,皇家的水深,一不小心你就……”
泠兒停下步伐,目色如水道:“姐姐,我知道你擔心我,但我這麼做是有理由的,箇中緣由我一時半會也和你說不清楚。等回去後,我全部都講與你聽。”
看泠兒冷靜沉穩的樣子,不像是一時意氣做出的決定,於是,我點頭道:“好,我等你的解釋。”
註釋:
①標題出自魏晉陶淵明的《讀山海經•其十》“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