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新野縣的途中,劉備臉色一直很不好看,一派悽苦憂鬱的模樣。
這是真的,並非裝的。
劉備他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如何做才有可能成就大業,他已經年過四十歲了,難道真就要這樣碌碌無為的過完一輩子嗎,因不知前途該如何繼續走下去,所以悽苦憂鬱。
當然,做為一個合格的梟雄,不管怎麼樣,劉備心裡也都沒有想過放棄,他還是會走下去,直到徹底滅亡或者成功。
到了新野縣兩個月後,終於有人提醒劉備,他之所以不成功,全是因為他無真正賢士輔佐的緣故,孫乾、麋竺只能算是讀書人,遠遠算不上賢士,要說賢士,荀彧、程昱、郭嘉、賈詡、周瑜等一類才是真正的賢士。
劉備聽完,恍然大悟,他的確是缺一名真正的賢士輔佐,無賢士不成大業。
想通了之後,劉備開始四處尋訪賢士。
他拜訪過很多人,但卻沒有一人能達到陳宮的程度,更別說郭嘉、荀彧、周瑜等。
劉備沒有氣餒,繼續苦苦尋訪賢士。
功夫不負有心人,劉備的毅力令人感動,再加上劉備確實有明顯的巨大潛力,化名為單福的徐庶終於送上門來了。
徐庶是潁川人,與鳳雛龐統、臥龍諸葛亮是好友。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徐庶的才能或許不如龐統和諸葛亮,但也絕對差不了多少。
有了徐庶相助,劉備猶如雄起了一般,頓時充滿了攻擊性。
曹仁、李典命麾下呂曠、呂翔兩將率五千兵馬前來新野挑釁,探劉備虛實。
在徐庶的計謀下,劉備不僅斬殺呂曠、呂翔二將,且將他們的五千兵馬斬殺一成俘虜九成,自身傷亡僅僅五百。
只此一戰不足以全顯徐庶才智。
徐庶料敵先機道:“樊城曹仁、李典聞之呂曠、呂翔兩將被殺,五千兵馬盡沒,並怒而親起大軍來再戰,屆時樊城空虛,可趁機襲取之!”
劉備大喜,遂從徐庶之言。
兩日後,曹仁、李典果然率樊城兩萬五千大軍傾巢來戰。
徐庶以張飛、管亥和一萬兵馬在新野戰曹仁、李典,又讓魏延秘密領五千兵馬奇襲樊城,
曹仁、李典只是普通的大將,怎麼可能是徐庶的對手,佈下的八門鎖金陣被徐庶輕易破解,小敗一場。夜晚,曹仁、李典劫營又中徐庶圈套,被大敗。
有張飛、管亥兩員猛將追殺,曹仁差點被殺,與李典領著幾千殘兵逃回樊城,卻又發現樊城已經易主,無奈敗逃回許都。
攻佔樊城,加上打敗曹仁、李典所得的俘虜,劉備居然擁有了三萬兵馬,兩座城池,實力倍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