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謙素來以仁德治民,聽聞曹操竟然屠戮徐州無辜百姓,他不禁悲痛哀乎。
陶謙絕望道:“曹兵勢大,諸侯不救,憑我一己之力,難敵於他。我當自縛前往曹營,任曹操剖割洩憤,只要能救徐州數十萬百姓之性命。”
謀士麋竺大驚:“府君不可!”
麋竺道:“府君久鎮徐州,仁德治民,百姓感恩。今曹兵雖然勢大,可徐州城池猶在,府君與百姓同心協力,堅守勿出,麋竺不才,願冒死出城,前往北海郡求太宗孔融發兵救援。”
陶謙精神一振,囑託道:“需速去,若晚恐徐州城池已破。”
麋竺連夜出城,趕往北海郡。
……
話說陳宮路過徐州,聽聞曹操為報父仇,殺戮徐州無辜百姓,本不欲相信,卻親眼目睹了一起曹兵破城後肆意砍殺百姓的一幕。
“曹操,我***”陳宮破口大罵,怒而星夜來到曹營,請見曹操。
曹操猜想陳宮定是為陶謙說情來了,本不想見陳宮,但想到當年的舊恩,若非陳宮,他早已經被董卓擒獲殺死,便只得請陳宮入帳相見。
陳宮質問曹操:“你為報父仇,已兵伐徐州,卻又為何濫殺無辜百姓,致使天下震驚。想那陶謙仁義君子,非好利忘義之輩,尊父遇害,乃張闓之惡,非陶謙之罪也。且州縣無辜之民,與明公何仇?何不退兵,促陶謙擒殺張闓,獻上闓之首級,祭奠尊父,不也可?”
退兵?
曹操會退兵嗎,當然不可能,別說張闓乃陶謙識人不明,與陶謙脫不了干係,就說徐州六郡他勢在必得,沒有此事也要找藉口攻打徐州。
曹操遂怒道:“公昔年棄我而去,今有何面目復來相見?陶謙殺吾一家,誓當摘膽剜心,以雪吾恨!公不必再為陶謙遊說,吾也不會再聽!”
陳宮也怒指曹操:“曹孟德,我看你報父仇是假,趁機奪取徐州是真!”
曹操冷哼,道:“報父仇是真,奪取徐州也是真,公待如何?”
“你……”陳宮怒而咬牙,深呼了一口氣,他轉而道:“那你不可再濫殺一名無辜百姓。”
曹操冷笑道:“公是何臉面能勸我?”
陳宮已經氣得渾身直哆嗦,許久都說不出一句話來,最後才惱恨道:“如此不義,與禽獸何異?”
這一次,曹操甚至都懶得再回話了。
陳宮無奈,只得離開曹營。
曹營外,陳宮臨去之時,連斯文都不要了,又指著營寨內中軍大帳破口大罵了一句:“曹操,我草***,怪我昔年不該救你,你之罪惡,有我一半,我不會再任由你繼續作惡了!”
其實,早在當初曹操殘殺呂伯奢一家,並說出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時候,陳宮就後悔救曹操了,他直覺曹操就是一個不仁不義之徒,若讓曹操得勢,百姓必定遭難,現在終於驗證了,曹操就是一個不仁不義之徒,是他當年親手搭救了這個魔頭,所以他一定要想辦法了結這一切。
陳宮直奔陳留太守張邈處,這一去,呂布、呂奉先就要登臺了,開啟呂布最得意的一段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