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很快烏雲密佈,一場大雨就要下來。
劉宇三人本想先找一個地方相互切磋一場,但這場大雨下來,自是不是時機,便找了一處酒館吃酒。
“雲長兄,子龍兄,我等三人可謂一見如故,今不管其他,先痛飲一番!”劉宇舉起酒碗對關羽和趙雲說道。
窗外大雨傾盆,屋內三人暢快痛飲。
對於在現代喝慣了高度白酒的劉宇來說,漢代的發酵酒就跟啤酒似的,喝上一天一夜他都不見得能醉,三人這一喝便是整整一個時辰,基本半酣。
劉宇看似酒足,可其實最清醒的就是他,反倒是關羽和趙雲是真的差不多了。關羽人雖傲氣,但卻忠義,趙雲也是君子,三人的酒品都極好,於是三人顯得更加相投。
關羽這五六年一直在避逃,很久沒有喝得這麼爽快了,他頭腦有些暈乎乎的,想到自己這些年的經歷,他情不自禁的長嘆了一聲。
劉宇精神猛地一振,酒桌是套路的開始,他等的就是這樣一個開頭,便趕忙問道:“雲長兄為何這般長嘆?”
趙雲也看向關羽。
關羽對劉宇和趙雲說道:“關某在老家解良,因看不慣豪強欺壓鄉里百姓,一怒之下殺了那廝,從此,亡命江湖,至今已有五六年。”
“想我關某,空有一身本領,卻只能落得天涯漂泊,報國無門吶!”關羽說完,情緒低落,憂憤不已。
趙雲也有些暈乎乎的了,關羽的豪義甚對他的心意,便道:“欺負鄉里百姓,乃惡霸行徑,殺了就殺了,若是我趙雲碰上,定也如雲長兄一般。”
“我劉宇也看不得惡事,恨不得殺盡天下惡人,惡鬼!”劉宇也不落人後的豪邁道。
關羽只覺得劉宇和趙雲的話,當真是說到他心坎裡面去了,不由得對劉宇和趙雲更多了幾分親近和信任。
關羽這些年是不得志的,他嘆息著又飲了一碗酒才繼續道:“今日,我在那城門口見了募兵告示,關某有意報到從軍,一刀一槍效命疆場,即便馬革裹屍,也不枉男兒堂堂七尺之軀!”
“好,大丈夫就該如此!”趙雲激動得幾乎要站起來。關羽這話,與他心中所想,不謀而合,他此番出師下山,也是衝著投軍去的。
趙雲繼續道:“我大哥趙風,趙子虎此刻便在幽州公孫瓚中郎將麾下,我本想去投奔公孫瓚中郎將,與哥哥一起疆場廝殺,雲長兄若要投軍,與子龍一道便可。”
劉宇哪能讓趙雲帶著關羽去投奔公孫瓚,就是趙雲自己去也不行,這兩位可都是他打天下之初預定的猛將,一個都不能放跑咯。
“哎……”劉宇沉默不語,突然長嘆了一聲。
趙雲疑惑問道:“世民兄也有報效國家之念,我們三人相邀一同前去投軍豈不快哉,卻何故這般長嘆?”
‘世民’是劉宇自己給自己起的字,劉宇,劉世民,中山靖王之後,漢景帝第十七代玄孫,剛好比劉備大一代,從這點可以看出,劉宇不止無恥,而且是非常無恥。不過劉宇在現代就是梟雄,來到漢末也是要當梟雄的,無恥乃梟雄本色有木有。
劉宇也飲了一碗酒後才說道:“今天下大亂,正值亂世,而亂世必出英雄,子龍,雲長二位皆是英雄,何必非要屈身受制於他人,豈不聞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適時耶?”
劉宇繼續道:“現今黃巾造反,天下響應,朝廷詔令各郡縣自募鄉勇守備,並參與圍剿黃巾,只因朝廷力不能及,兵匱將乏,國庫空虛,且有宦黨掣肘之故,然而如此一來,必將造成地方豪強割據之勢,黃巾平定之日,必是群雄崛起之時,那時域中竟為誰人之天下,還尚未可盡知也。”
話完,關羽和趙雲已是心潮澎湃,特別是關羽,他心動無比。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佩服,佩服啊。”關羽拱手敬佩道。劉宇這話道盡天下當前與今後之大勢,單是這份眼光,就讓關羽打從心底裡佩服。
“不敢當。”劉宇慚愧的罷了罷手笑道。
其實,劉宇說的這番話,本應該是劉備對關羽和張飛說的,劉備不愧是三國時期連諸葛亮都佩服的第一‘名嘴’,也正是因為劉備靠著一張嘴就能白手起家,看上去不比劉邦差,諸葛亮才跟了劉備。
雖說當下張飛換成了趙雲,而說的人也從劉備換成了他劉宇,但效果是一樣的。
雖心動,不過趙雲卻非常猶豫,他心裡還是更偏向去公孫瓚那裡與他大哥趙風一同。
劉宇當然知道趙雲在猶豫什麼,他開口說道:“子龍兄可是堅持去投奔公孫瓚?”
“不錯,我大哥就在公孫瓚那裡,而且公孫瓚打擊胡人,威震塞外,我輩楷模。”趙雲多次聽聞公孫瓚打擊烏恆,鮮卑等胡人的事蹟,對公孫瓚很是敬佩,加上大哥趙風就在公孫瓚帳下,自然一心想去投奔公孫瓚。
劉宇說道:“子龍錯了,若謀出路,便不該去投奔公孫瓚!”
趙雲不解:“這是為何?”。
關羽同樣不解的看著劉宇。
劉宇故作斟酌了一下才道:“不是我劉宇說人壞話,公孫瓚勇則勇矣,但有勇無謀,且任人唯親,若只是為將守衛邊疆,公孫瓚便是一員不可多得的大將,但若是要逐鹿天下,他則絕不是明主。”
劉宇頓了一下,問道:“有一事敢問子龍兄,你兄長趙子虎武藝智謀如何,在公孫瓚帳下幾年,如今居於何職位?”
趙雲道:“我大哥武藝雖不如我,但也不差多少,智謀更是在我之上。”說到趙風投奔公孫瓚幾年以及當前職位,趙雲臉色頓時有些羞愧的發紅,猶豫了一下才道:“大哥投奔公孫瓚五年有餘,眼下為其帳下一騎督,領有三百餘兵。”
劉宇嘆息:“子虎武藝智謀也過人,可卻五年才得一騎督,領兵不過三百餘,可見一斑,我三人若去,不知今生可有能領千人之日?”
關羽和趙雲臉色頓時都變了,只覺得投奔公孫瓚好像真的沒有什麼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