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為什麼說它極是詭異?”李子清問道。
“大宮主,此土丘詭異之處有二,一個是它突然出現,在一天後又突然消失……”
“這個麼,本宮主已經知道了。”
“是!回大宮主的話,還一個更讓屬下不解的詭異之處卻是,首先發現這土丘的揭西絲卻是也隨著失蹤了!
屬下帶了手下趕到後,查遍土丘並周遭,也沒有看出什麼異常,但是揭西絲卻是的的確確地失蹤了。依屬下估計,她的失蹤,便與那葉經秋的失蹤相同。”
李子清聽到這裡,也不免沉吟。她去過鎮東城,知道葉經秋家中得到過一箇中年人傳遞的平安口信。
於是李子清問道:“路長老、木觀主,你們在此地多日,我飛仙宮可曾收到過什麼人傳遞過來揭西絲的口信沒有?”
“回大宮主,並無揭西絲的口信傳來。”
“那裡必有古怪,本宮主姑且叫它失蹤之地,以便記錄。”李子清沉吟說道:“可著人不間斷地檢視,一有訊息,立即報來,本宮暫時就在大定府不走了。”
卻說李子清在大定府,轉眼間冬去春來,桃符又是一年。
這一日,李子清正與青雲觀主飲幾杯素酒,用幾碟素菜,評說些飛仙四榜上的人物,突然屬下報稱:
在失蹤之地,那個土丘又出現了!
諸人當即停用齋飯,妙賢連聲喊人備馬。
李子清不待妙賢備馬,飄然而去,她連連施展風遁身法,比騎馬可是快上多倍。
那失蹤之地,距離青雲觀不足百里,只是三杯兩盞淡酒的功夫,李子清就趕到了。
此時負責此地的正是當日救援馬信使的閔姓靜姑,李子清認得她叫閔玉蘭。這閔玉蘭見李子清來到,當即施禮:
“法堂使者閔玉蘭參見大宮主!”
“不必多禮。”李子清擺擺手說道:“閔師侄,這土丘可有人上去查過?”
“回大宮主,這土丘上次出現之時,揭西絲上去檢查,即告失蹤,故而今日雖然發現了它,暫時仍無人上去探查過。”
“既是如此,你們且退後,待我前去探看一番。”李子清說道。
“是!”閔玉蘭施禮後退。
李子清當即邁步上了土丘。正走著,聽得身後傳來閔玉蘭的一聲驚呼,李子清轉頭看時,只見閔玉蘭一臉惶恐和茫然,再看看閔子清四周,卻是毫無異常。
此時李子清並不知道,在她身後的閔玉蘭之所以驚呼,卻是因為在閔玉蘭眼中,大宮主突然消失不見了!
李子清卻不知閔玉蘭為何驚呼,心中只對自己說道:此地有古怪,我可要小心了。
李子清來到土丘最高處,四下一望,只見東南方向上一片叢林,林中隱隱是一處村莊,於是運起風遁身法,飄然前去。
不多時,李子清來到村外林邊,就見一條小路,曲徑通幽。
李子清踏上小路,一路走來,正與當日葉經秋所見相同。走到百多步後,小路分岔,李子清一時迷惘,不知向何去處去。就聽得林子那邊有人作歌:
三界茫茫芥子小,孤鴻飛來何渺渺?世人都盼能長生,紛紛紅塵心未掃。遊子恨,離人惱,鬱郁相思音訊杳。柳眼細觀桃飛紅,春花秋月何時了?
李子清覺得這歌既有綿綿情思,又有出塵之意,心下暗暗讚歎,當下就揚聲喊道:“飛仙宮李子清在此有禮,還請前輩高人賜予一見。”
林那邊歌聲悠然而止,有人說道:“高人是談不上的,前輩更不敢當!還請李宮主走左邊一條小路,前進三十步,再右轉三十步,再向前橫跨五步,即可與我相見。”
李子清依言行去,走到六十五步上,眼前豁然開朗,只見一條小河,隔河一人,看上去四十多歲,面目清秀,一身文士打扮,坐在河那邊。
這人身後花木竹林圍成半個院子,院子中一人,衣穿百衲杏黃靜姑袍,執帚掃地,可不正是那失蹤已久的揭西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