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兩世為仙> 第六章、 和家老祖憶奇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章、 和家老祖憶奇遇 (2 / 2)

那拄杖託缽的僧人笑道‘哪有什麼法號?人都稱我做托缽僧。我問你,你可是要尋一隻萬年參做鎮堂之寶麼?’

我回答說‘正是。’

那托缽僧聽我這麼說了,於是取出玉匣,就是現今這個物事。”

和家老祖說到這裡,向和又水取來放在案上的玉匣呶呶嘴。眾人一齊看向玉匣,只見裡面人參還在,似乎已無光彩。

老倌想到這枝萬年人參這個來歷,和家老祖幾乎為之喪了性命,自是心中悚然;然而卻又幸有拄杖託缽的僧人救了性命,實得遇仙之福氣,不由得又心生羨慕。

只聽和家老祖繼續往下講道:“我知道那托缽僧要送我此物,便急忙說道:‘弟子不要萬年參,只願跟師父做萬年人。’

那托缽僧哈哈大笑,笑畢說道:‘你做不了萬年人的。你只管將此物拿去做你的鎮堂之寶。但是我既不會收你做弟子,你更不可人前人後稱我是你師父,否則必遭天譴!

不過,你我既然有今日之緣,你又有心想做個“萬年人”,我就此給你個機會,贈你經書一部,異種魚一對;你日常觀魚讀經,如十年內有所領悟,自然有緣與我再見,否則你也就不必妄想了——

三百年後,自會有那有緣之人到你醫館,那時你要將此參給他,不可貪心;切記切記!’

言訖,托缽僧化作清風而去,我才知道真的遇上了神仙。當時我就想,聽神仙語氣,莫非我和某能活到三百多歲麼?今天再看,可不正是!

回來後,我對於這枝萬年參的事密而不宣,常常獨自在這後堂裡試圖開啟玉匣,可是上面封條卻是再也無法開啟的。

後來我就公開宣佈,我和靖藥堂有了貨真價實的萬年人參,也做鎮堂之寶!人們見了我這枝萬年人參,自然看得出我這枝參比邊城醫館的那枝參好上許多。

再後來,但凡我覺得那有些緣法的人,都讓他們試試看,也許有人能開啟玉匣,不料三百年下來,竟然無一人能開啟——直到今天。關於‘有緣人’這個事,又水你是知道的。

自山中得了托缽僧送我這枝參歸來後,我白天行醫,晚上攻讀經書,直到三十年後,也就是我四十八歲那年,才對托缽僧送我的經書略有所悟,但是我也知道距離十年之期,已經超過了二十八年!

二十八年啊,時間太長了,我想我今生已經是無緣再見那托缽僧的了,這才娶妻生子——我和靖藥堂才有後代傳承下來。

我如今果然活到三百多歲了,雖然壽算無多,但自料總還有十年光景。近來我鎮堂之寶常常如所謂寶劍自鳴,且我亦常常心動,今日尤其為甚。

我本來打算叫人去請了世倌你們爺兒倆來試試看是不是有緣人的,可沒想到你爺兒倆卻是已經到了;特別是這玉匣經了你家小娃兒之手後,現在居然就能開啟——

看來哪,世倌,你家這小娃娃必然就是那托缽僧所說的有緣人了。按照當初那托缽僧的交待,這枝萬年人參,自然是應該送給小劉海的了——世倌,你現在明白了罷?”

說到這裡,和家老祖對和又水道:“把經書給這娃娃,把那魚兒也取一對給他,加上這人參,回頭一併給送去。”

和又水應聲說是。和家老祖又說道:“今日之事,不可使外人知之。”

和又水道:“要不然就由我和靖藥堂派人護送他父子回去吧?”

“不必。興師動眾地弄出動靜反而不好。此事現在並無外人知曉,只要我等保守秘密即可。

派人護送,自會招人注意,顯然是此地無銀的做法。況且我藥堂沒有武道高手,憑青工、青林他們幾個莊稼把式,對付地痞無賴還可以,對付高手,根本不夠看。”

老倌唯唯,和又水諾諾。

和家老祖又向老倌說道:“世倌,你家娃娃乃是個五行純陰的體質,故而每年到了五行純陽的日子就會陰陽對沖——依我看,這體質天生是個習武修煉的好料子。

可惜我懂得不多,無法找到解決辦法。所以,送他這《觀魚經》,估計可以讓他學一些入門的功夫,只盼他將來明悟了,自然病就好了。不過這娃娃能得到玉匣認可,當是吉人天相,不會有什麼危險。”

老倌連聲稱謝。和家老祖繼續說道:“這異種魚經我二三百年來養育,已經繁殖了十對。當年那仙僧要我觀魚讀經,可惜我終究沒弄明白。但有一點,這經書、異種魚和人參三樣東西都是珍稀之物,怕的是外人覬覦。懷璧之罪的道理,想來你是明白的,一定不要讓小孩子家胡亂說出去。”

言畢,老祖自去取出一個箱子,開啟看時,裡面放著一本筆記,一個與桌上玉匣一模一樣的透明玉匣子,裡面也放著一隻人參,和家老祖取出來當作原“鎮管之寶”的替代品;雖是成色稍差些,不細看卻是看不出來的。

老祖又開口道:“這娃娃將來成就必然不凡,世倌,我奉承你,這本筆記是我一生研讀心得,你雖然是低微的編戶出身,但在現在年月裡能立下六級營功的也是個聰明人,你可先讀過了,就可以教你家這娃娃;

筆記記的是我的心得體會,就送與你做個交情。這替代品‘鎮堂之寶’,可以瞞過世人之眼,以隱瞞小娃娃得到人參的訊息。將來孩子出息了,還望看顧我和靖藥堂!”

老倌聽到這裡,就跪下叩頭,連聲道:“老祖恩典,無以為報。小人一定不忘老祖再造之恩!”

小傢伙劉海雖然聽得半明白半不明白,卻也跟他爸身邊也跪下了,只連聲說謝謝老爺爺。

和家老祖讓他們起身,然後又叮囑道:“這人參用文火燉湯,要七日七夜才透,你自己也可以服用一點,畢竟小孩子用不了這麼多。我聽說你夫人身子不好,也可以服用。”

當下,和家老祖一一囑咐完畢,就讓和又水領著老倌父子出來,和又水畢竟放心不下,就安排青林和李醫官送老倌父子回家,沿途有人問及,只推說是去老倌家為老倌娘子出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