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現象也不難推測,宋朝文化在眾多朝代中,最為開放,對外通商最為繁華,經濟也是最好的一個朝代。
就因為這樣,海外需求巨大,當時最能拿出手的就數瓷器,所以瓷器煉製業就被帶動。
其中,就有著名的五大窯:汝、哥、官、定、鈞。又分為三大體系:青瓷、白瓷和黑瓷。
著名的五大窯就是青瓷體系,官窯屬於皇家自辦,燒製御用瓷器,有“紫口鐵足”成為南宋瓷器精品。
哥窯瓷器最大特點是瓷器通體開片,開大片為“冰裂紋”,開細片“魚子紋”,極碎為“百圾碎”,若裂紋呈黑、黃兩色,則稱為“金絲鐵線”。
磁州窯屬於白瓷,宋代著名民間窯,以白地黑花剔刻裝飾最有特色。
元朝雖然疆域廣大,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蒙古朝為了確保江山,開始對外施行限制措施,加上蒙古文化的宣揚,瓷器文化一度跌落低谷。
這盆景是一株金桂,也算是普通的了,又不是什麼老金桂。
郭浩招呼老闆,指著旁邊的一個盆景問:"老闆,這龜背竹多少錢啊。"他指的一盆龜背竹。
老闆說:"五百。"
郭浩說:"有點貴了,這盆金桂呢?"
老闆說:"也是五百。"
郭浩裝模作樣,想了會,說:"行,我就買這盆金桂吧。"
郭浩拿出五百元,遞給了老闆,兩人交易成功,這盆金桂屬於郭浩的了。
郭浩抱著金桂走了,這個盆景也不大,抱著走,木有問題。
郭浩繼續逛著古玩街。
郭浩走了不久,忽然,一個人攔住了郭浩。
郭浩一看,是一個老頭。
郭浩還木有說話,那個老頭就說了:"小朋友,你這盆金桂不錯啊,多少錢買的,一千讓給我怎麼樣。"
郭浩一怔,這個老頭好精明,可能看出點什麼了,他說:"不賣。"
老頭繼續說:"五千,怎麼樣,讓給我。"
郭浩說:"不賣。"
老頭繼續說:"一萬,我很喜歡這金桂,讓給我吧。"
郭浩笑了笑,說:"老先生,我們不要打啞迷了,金桂可以給你,花盆我自己留著,怎麼樣。"
那老頭一怔,說:"原來,小朋友知道啊。"
這時,又一個老頭,走了過來,招呼這個老頭:"老謝,碰到了什麼好東西了。"
郭浩一看,原來是馬景凡,博物館的館長,忙招呼下:"馬先生,好。"
馬景凡一看,是郭浩,他知道郭浩不簡單,是個厲害人物,年紀輕輕,就不得了,曾老闆都對他很是讚賞。
曾老闆跟他說過了,郭浩在家鄉,撿漏了一副畫中畫,這是盧先生告訴曾老闆的,在燕京,撿漏了一個子岡玉的玉碗,還有于右任的字帖什麼的。
馬景凡看是郭浩,說:"原來是小郭啊,今天得了什麼寶貝啊。"
郭浩說:"沒有什麼,就是一件白瓷而已。"郭浩也讓馬景凡看了一下,他的盆景。
馬景凡看了下,對郭浩和那個老頭說:"我們去茶樓說吧,站在這街上,算什麼事。"
兩人自然木有意見,三人一起,向不遠處的,一間茶樓走去。三人來到了茶樓,坐下,叫了一壺茶。
馬景凡說:"你們倆不認識吧,我來介紹一下吧,小郭,這位是謝德元先生,是燕京古玩協會的會長,也開了幾家古玩店,是個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