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運包括木運、火運、土運、金運和水運,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長夏、秋、冬的季候迴圈。六氣則是一年四季中風、寒、暑、溼、燥、火六種氣候因子。
運氣學說是根據天文曆法引數推算年度氣候變化和疾病發生規律。
郭浩又看一本,髒象學說,主要研究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小腸、大腸、胃、膀胱、膽、三焦)和奇恆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
經絡學說與髒象學說密切相關。經絡是人體內執行氣血的通道,有溝通內外,網路全身的作用。
在病理情況下,經絡系統功能發生變化,會呈現相應的症狀和體徵,透過這些表現,可以診斷體內臟腑疾病。
郭浩發現有八本中醫書,這些四叔公那裡都沒有。這些書應該是建國後,印發的。
郭浩知道,中醫的書籍是十分多的,遠遠不止這麼幾本的。
例如,《名醫別錄》原書的收藥數目,應該在730種以上,因為這一數目是陶弘景在編錄成二部獨立的著作時篩選出來的,當時可能摒棄了一部分主觀上認為不用的藥物。
從藥物的分類方法來看,仍然是《本草經》那種三品分類法,即按藥物的治療作用粗分上、中、下三品,同時在每一品之下,又粗略地將植物、礦物、動物等類藥大致做了歸類。
對每一種藥,本書都載有其正名、性味、主治、別名(或一名)、用法、用量、藥物形態、產地採集炮製法及七情畏惡等專案。這基本上與《本草經》是相同的。
在《名醫別錄》中,個別藥味之後己附有方劑,如說”露蜂房,合亂髮、蛇皮三味合燒灰,酒服方寸匕,日二,治諸惡疽、附骨癰,根在臟腑,歷節腫出,丁腫惡脈諸毒皆差,”這是本草著作中最早附有方劑的體例,為後世本草附方開創一個良好的實用開端。
此外,《名醫別錄》中記載的藥物主治功效,有一些已經超過《本草經》,如桂可發汗,百部根可止咳等等,都是《本經》所無,故此書對於研究漢魏六朝的本草學有較重要的實用價值。
郭浩決定買下這幾本書。
郭浩問:"老闆,這書多少錢一本。"
老闆說"五十。"
郭浩說:"十塊一本行不,我是學生,沒有什麼錢。"
老闆說:"四十給你。"
郭浩回:"十五,老闆,我真的是學生。"
老闆說:"三十。"
郭浩說:"二十,多了不要了。"
老闆:"二十五。"
郭浩還是說:"二十。"
老闆想了想,現在的中醫書,都木有人愛看了,因為中醫沒落了,這幾本書又不是什麼古董書,他說:"好,二十成交。"
李學平,陳敏佳從店裡走出來,郭浩剛好交易完成,他倆看到郭浩買的是中醫書,也木有說什麼 ,他們知道郭浩在學習中醫的。
郭浩買好書決定回去,快要吃晩飯了。
六月七日,高考正式開始,同學們步入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