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水濤最後道:“這樣吧,明天我和文波回一趟桃花村,再去一趟西龍村。跟趙書記說一下咱們這裡的情況。看看他省有沒有認識的養豬場,說不定能幫上咱們的忙。”
“行!那咱們就回去一趟。只要我們沒去外省,他們肯定不敢動手的。”
“是的。不過還是要先去公安局那邊報個案,把今天晚上的情況跟他們說一聲。”
“好。”
……
隔天一大早,劉水濤他們又去附近轉了轉。
再去跟公安局那邊報了個案,又去了肉聯廠裡,把昨天晚上的事跟張超他們講了講,以此提高他們的警惕性。
最後確定沒什麼問題,劉水濤和蕭文波這才開車回了桃花村。
桃花村現在也有養豬場,但是隻有一些小豬崽,都還沒有長大,根本沒辦法供應給肉聯廠。
還有一點,那就是數量上也太少了,還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
養豬場是村委會主要負責的,劉水濤和蕭文波他倆一回來,就先去了村支部。
周青山用大喇叭把村委會的人全都叫了過來,大家坐下後劉水濤和蕭文波便把省肉聯廠的事告訴了大傢伙。
劉水濤說完看著大家道:“我和文波這次回來,就是想讓大傢伙集思廣益,看看能不能幫我們想想辦法?你們有誰認識外省養豬場的,然後能替我們跑一趟。”
大家彼此看了看,最後都搖了搖頭。
“咱們村的人去過外省的根本沒有,也就是蘇支書來了後,我們才有機會去外面看看。但也只是極個別的村民罷了。外省的養豬場那就更不可能了。”
“誰說不是呢,這個咱們是真不認識。”
聽著大家的話,兩個人也明白他們都是實話實說。
大家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去外省的人根本就沒有!
周青山坐在那裡抽了幾口煙道:“水濤,文波,我倒是有個辦法,就是不知道行不行。”
“青山哥,你說。”
周青山看著兩人道:“養豬場咱們雖然不認識,但是我們能解決生豬的問題行不行?”
“那當然好了!”
周青山聽劉水濤這麼說,立即道:“農村人可以說很多人家都養豬,雖然不是那種大型的養豬場,但是如果一家一戶的收起豬來,也不是個小數目。”
他這一說大家立即來了精神:“對呀,咱們可以收散豬呀。每個村的社員幾乎都有養豬的,咱就按一半來說吧,那也不是個小數。而且咱們這裡農村多,一個公社就有二三十個自然村。
咱們縣又有幾十個公社,這樣一來生豬不就有了嗎?”
蕭文波和劉水濤全都聽的眼睛一亮:“青山哥,你這個辦法可幫了我們大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