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敢靠那些妖蜂太近,他就近在懸崖上的山洞口趟出了一塊臥牛之地,疊跏趺坐繼續開始大藥服食。
難怪老嫖客都說寧吃好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在這兒吐納靈氣跟桃花島的感覺就是大不一樣!
常凱申在樹窟洞府裡,平均要吐納六七次才能服食一回大藥玉液。換到芭蕉谷卻是一口吐沫一口釘,不僅修煉速度無形中加快了六七倍之多,「大藥服食」帶來的精神快感也是一撥連著一撥,一浪高過一浪,差點沒把他爽到外婆的澎湖灣去。
只感覺過了一眨眼的工夫,實際上大半個時辰的時間就白駒過了隙,水管澆花一般的大藥玉液,迅速將真精之氣孕育的跟屁股著火的小鹿一樣,在丹田中脈脈暴撞。
常凱申只試了一次,就一次,強壯堅挺的真精之氣一下就搠穿了那層無形的膜,打通了天庭泥丸宮!
恍如有一道綿延萬里的開天巨斧在他腦海裡劈下,暢美的快感剎那間消失殆盡,有個聲音,有個虛無縹緲、若有若無的聲音,如若連城山脈無時無休的綸音禪唱,在他心中輕輕迴響。
綸音禪唱中,太古鴻蒙的閃電擊打著原始的海洋……
綸音禪唱中,生命如熒火在空寂純淨的藍水中閃現……
綸音禪唱中,生命睜開好奇的眼睛,第一次踏上岩漿橫流的陸地……
綸音禪唱中,洪荒巨獸在廝殺與寒冷中漸漸走向滅亡,智慧如幽豆,在冰川洞穴中的第一縷篝火中萌生……
綸音禪唱中,穿著獸皮拄著木棍的裸猿向遠方的大陸進發,地殼在閃光和巨響中沉入洋底……
一次次苦難輝煌的跋涉征服,一次次史詩般的戰爭……鮮血染紅了天空,屍體浮滿了海洋……數不清的智慧種族誕生了又滅亡了,一切的一切都是過眼煙雲……梵音禪唱用它那古老得無法想象的聲音高唱著記憶的篇章,喚醒了烙印在血脈深處的生命之光……
當常凱申從悵然若失和莫名蕭索中醒來,遽然發現丹田深處那個如針尖般微弱而頑強的「氣感」不知不覺消失不見了,水滴也似的靈氣大藥浩浩蕩蕩的流入了一個金卐狀旋臂漩渦——這就是「氣海」,修士用來積蓄真元的身內小宇宙。
與《混元一氣功》的緋紅氣海相比,剛剛誕生的《多心經》金色氣海一樣浩瀚一樣神秘,卻更祥和、更寧靜、更舒緩……也更弱小——金色氣海的真元轉數僅有兩轉,而緋紅氣海里,卻擁有整整兩萬九千九百九十七轉真元!
「轉」是真元的基礎量詞,一轉,就是指能在體內首尾相銜、圓滿執行一個大周天的真元。煉氣期修士共分十重境界,每一重境界都要攢滿九千九百九十九轉真元才能晉升下到一重境界。
換句話說,可憐的羅剎王白辛帝,其實早已將煉氣三重的真元血條修煉滿格了!
但他沒法晉升到煉氣四重去,因為他找不到祥霧。以至於大好的青春、高貴的出身、上流的人品、頭等的資質全都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白白便宜了某個滑頭滑腦的小賊。
常凱申繼續內視,腦宮之中,元神就像一面並不十分透明的明鏡,如赫赫日輪,在混沌的識海中央緩緩升沉,光耀無比。明鏡的內部,綻放出條條靈氣、縷縷神光,如霓虹鵲橋,橫跨靈臺,充塞四大。
此時此刻,他的鼻子聞到的氣味,耳朵聽到的聲音,全都神奇無比的在舌尖味蕾轉化成各種各樣異彩紛呈的「美味」!
天地棧橋一通,凡人變成修真者,對外界的感觀也立馬不一樣了,世界變得更美了。
“心猿!”常凱申心念微動,元神明鏡中立即應孕而生了一頭擂胸狂吼、暴跳如雷的金剛,這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五感結為一體的神識主意。
明明沒有睜開眼睛,他的「眼前」卻如除卻巫山般的豁然開朗。
方圓五里,不管天空還是地面,不管光明還是黑暗,一切的風吹草動、一切的蛛絲馬跡、一切的泥鴻半爪,都跟上帝視角一樣在心中歷歷在映、家珍可數!
佛祖啊……這就是心猿感知嗎?這種全方位、全天候、全地形、全覆蓋的神識掃描,整個就是一個夜魔俠啊!
“意馬!”狀元郎心下又是一動,元神中的「心猿」刷一下幻化成了一匹四蹄翻飛、鬃毛飄揚的神駿白駒——這是第六感「意識」所化的神識主意,它有預兆吉凶的功能,甫一出現便給心旌動搖不能自已的某人提了個醒,別他媽小人得志了,你丫還在修煉呢,恁地得瑟,想當「走火帝」還是想做「入魔俠」?
一個“定”字念頭在腦海中劃過,「意馬」頓時剎住了飛奔踏燕的勢頭,翻滾沸騰的心志也頓復古井不波。
凱申醬暗道了一句彌陀佛,元神中的「意馬」再次變幻成一頭白線縱貫首尾的通天犀——這是第七識「阿陀那識」所化的神識主意:「靈犀」。
凡夫俗子只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感,每個人也都是靠它們來觀察世界,品味人生。作為超越凡人的存在,修真者一入門就能覺醒第七識「阿陀那識」,它是心中萬千執念的淵藪,眾生迷妄不悟的本源。它的出現,能將一個人的神魂意志,從虛無縹緲的精神力狀態凝聚成有形、有質的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