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製造工廠的生產速度還是很快的。
才不過2個小時的時間,21副振金漁網便已經做好了。
飛船上懂捕魚的人,也已經集結完畢。
然後就和飛船上剩下的那些小型宇宙穿梭機和運輸機,一起下到了行星上開始工作!
只是這裡的情況,畢竟和地球有很大的不同。
這裡的生物很多都非常兇悍,不僅移動速度快、防禦力強,很多攻擊力也都很驚人。
也還好地球人類方面用的都是振金漁網。
不然普通的漁網根本就別想抓住它們。
畢竟哪怕是用炸藥炸的,也不可能能將所有要抓的本地海洋生物都炸死或者炸暈。
總有一些本地的海洋生物能躲過爆炸。
它們被漁網網住後,就會開始奮力攻擊漁網。
再加上,這裡的海洋洋流情況,要比地球上覆雜的多。
生物資源也更加稀缺。
有時候地球人類的捕魚船隊在這裡的海洋上逛上半天,都遇不到一隻生物。
因此,剛開始的時候,就連飛船上那些過去在漁船上工作過,參加過海洋捕撈的人,都有些掌握不住在這裡捕魚的訣竅。
21支海洋捕魚船隊,第一天的時間,居然只捕獲到了不到80噸的當地海洋生物。
也就是說,平均下去,一支捕魚船隊,一天的時間,捕捉到的海洋生物還不到4噸。
而且這些當地海洋生物,被運輸到飛船上後,經過挑揀,果然還扔掉了將近一半左右,體內含有毒素,無法食用的當地海洋生物!
最終剩下能吃的當地海洋生物不過才37噸而已。
再剔除掉一些不能吃的部位,比如鱗片、甲殼、骨頭、內臟等。
最後能吃的,其實只剩下不到37噸。
別看這37噸的可食用“魚肉”好像還挺多的。
但地球號飛船上卻有37萬人啊!
如果按照每人每天0.5斤的額外食物補給,那這37噸的當地海洋食物,也才只夠分給15萬人的。
另外,這裡的這些海洋生物,很多也都長得實在太難看了一些。
有的長得像蜈蚣、有的長的像巨型蟑螂、有的長的像巨型蚯蚓,有的雖然身體像魚,但卻長了兩隻像蜥蜴的腳、還有的甚至長的就像一團腐爛的肉,要多噁心有多噁心。
但它們很多卻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口齒都十分發達,幾乎滿嘴的牙齒,十分恐怖。
看著這些感覺十分可怕又噁心的生物,飛船天文測繪和天體物理學研究所的李·唐納德博士便不由有些嫌棄的道:“我們真的要吃這些東西嗎?它們看起來,就是一些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