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地球流浪艦隊> 第104章 飛船住宅區的設計方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4章 飛船住宅區的設計方案

建築設計的工作,特別是這麼大規模的建築設計工作,原本應該是沒辦法這麼快就能完成的。

不過飛船上有葉珊,很多的計算以及構圖工作,葉珊都能協助完成,速度自然也就快了。

另外,為了加快設計進度,設計師們,還把很多住房和樓層結構都設計成一樣的。

因此,許多樓房,二樓以上的部分都是設計好一個模板,然後複製黏貼的而已,速度自然也就更快了。

這才幾天的時間,三套相對比較成熟的設計方案,便已經被擺在了眾人的會議桌上,讓大家討論確定。

而如果設計方案能夠確定下來,相關建材的生產工作也就要開始跟進了。

但飛船上的3D製造工廠,卻根本就沒有這麼大的生產力,能滿足這麼多部門的生產任務。

這個生產協調會,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召開的。

而且還必須要葉恆參加才行。

此時,和航天航空管理局生產管理科、綜合行政事務管理局生產管理科、物資及倉庫管理科、物資發放科、住房保障科、水利與電力管理科、設計和工程建造局等相關部門的負責人一起坐在會議室中的葉恆,便率先開口說道:“既然飛船上住房設計的方案已經出來了,那我們在開生產協調會之前,還是先來了解一下住房設計的方案吧!”

他接著說道:“等了解過設計方案後,我們再來看怎麼協調3D製造工廠的生產也不遲!”

“嗯!”會議室內的眾人,都不由的點點頭。

而葉恆隨即則扭頭看向了設計和工程建造局的吳良輔院士道:“那吳院士!接下來,您就先幫我們介紹一下飛船上的住房設計方案吧!”

“好的!”吳良輔院士聽到葉恆的話後,便隨即起身,一邊讓葉珊幫忙將設計圖的介紹PPT投放到會議室中央的虛擬立體螢幕上,一邊開始介紹道:“經過這幾天的設計,我們局總共設計透過了三種飛船上的住房建設方案。”

吳良輔院士接著繼續介紹道:“一種是比較常規的,樓房在兩個廣場上以‘田’字型均勻分佈的方案。”

說著,吳良輔院士便已經將會議室中央螢幕上的PPT給下翻了一頁。

上面顯示了設計和工程建造局設計的第一種居住區建造設計圖。

圖上,所有的樓房,果然十分整齊的排列著,就像華夏本世紀初的小區樓房那樣,雖然是高層的建築,但就是連排的,四四方方、整整齊齊的排列。

整個設計也中規中矩,沒有任何花裡胡哨的東西。

而吳良輔院士則接著介紹道:“按照這個設計方案,我們可以將兩個廣場的土地利用率控制在60%左右。每個廣場可以建4棟全部8人間的集體宿舍樓。”

“其中C區1號廣場高度為150米,設計樓層為49層。D區1號廣場高度為180米,樓層設計為59層。每層11間房間,除一樓、二樓和三樓的部分房間以外,其他樓層全部是10間8人間宿舍和1間儲藏室的配置。”

“8人間宿舍,每間都是40平米,帶獨立浴室和洗手間,以及陽臺。兩個廣場加起來,總共4240間。比我們之前準備建造的多了240間。”

吳良輔院士最後說道:“至於每棟宿舍樓的1樓、2樓和3樓,則分別是辦公室、餐廳、廚房、訓練室和會議室的設計。”

而葉恆他們此時,則已經從會議室中央的螢幕上,看到了相關房間的設計圖。

像8人間的宿舍,就和過去大學的8人間宿舍結構差不過。不過房間面積明顯要大一點,更寬敞一點。

而吳良輔院士此時則又接著說道:“而除了8人間的集體宿舍樓之外,兩個廣場內,每個廣場還能另外建26棟單身公寓樓,32棟小戶型家庭套房樓和24棟中等戶型家庭套房樓。”

他接著還繼續道:“看樓層,每棟單身公寓樓,可有1056間或者1276間的單身公寓,每間面積為20平米左右,可以住1到2人,含衛生間和一個小廚房,無陽臺。總共60632間。比原計劃多了632間。”

“小戶型家庭套房樓,看樓層,每棟有576間或者696間套房。為小兩室一廳戶型結構。可住34人總共40704套,比原先計劃多了704套。”

“中等戶型家庭套房樓,看樓層,每棟有384間或者464間套房。為小三室一廳戶型結構。可住46人總共20352套,比原先計劃多了352套。”

“這些房間加起來,總共可以為飛船上的362萬人解決住房問題。”

“另外……”吳良輔院士接著又道:“這些樓房的一樓,還都被設計成了店面。以後可以用來開店。”

“嗯!”聽完吳良輔院士的這些介紹後,葉恆不由稍微有些滿意的點點頭。

而吳良輔院士則繼續道:“這第一套方案的優點是居住區的交通十分便利,街道縱橫十分整齊,四通八達。同時戶外的視野也比較好。但缺點是缺乏生氣和藝術感。”

“而第二套方案……”吳良輔院士此時已經控制會議室中央螢幕上的PPT繼續下翻一頁,顯示出了設計和工程建造局設計的第二套住房修建方案,並繼續介紹道:“則是計劃在兩個廣場內,各建四個類似商場一樣的大型建築。這些商場內部是中空的,並且可以設計成各不相同的弧形。”

“這樣設計的好處是可以讓商場的內部空間,看起來更大,有一種曲徑通幽的感覺。建築也不會看起來是一成不變的樣子。就像我們過去逛萬達廣場的時候那樣,雖然這些廣場內部一般只會有45層樓的結構,但卻能讓人覺得其自成一體,內部空間會很大,並且很複雜的樣子。看起來也比較有藝術感。”。

“也因此,如果是採用這種設計,我們就可以在建築內部每隔8層的高度,隔出一半左右的空間作為平臺。這樣做,可以提升廣場內的土地利用率,使土地利用率達到70%左右。同時又不會讓人覺得建築物內的空間狹小,太壓抑。而且我們也可以在這些建築內的平臺上種植一些綠色的植物,修建一些小公園。供大家遊玩和休息。”

(家妹出嫁,這幾天會比較忙,可能無法保證更新哦。)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