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說程式的煩瑣,單單當初花了那麼多的銀子,史老太君就不會善罷甘休。
一萬多兩銀子,扔水裡,也得聽個響不是?
沈亮現在人微言輕,在賈府連最基本的話語權都沒有,說話等同於放屁,只能假借老太太和賈政的虎皮做大旗。
賈政忽的問道:“在劉大人府上,你讓魏藻德寫那麼多字,說要開書局的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
沈亮聳聳肩,笑道:“正要跟爹爹說呢,開辦書局的想法也是臨時起意,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賈政卻一臉嚴肅:“荒唐!眼下正是讀書的要緊時刻,莫要弄這些亂七八糟的,銀子家裡有的是,不會短了你的,讀書才是正經事。”
沈亮開始叫屈:“父親,家裡是有錢,但錢也沒給我啊,我這一個月5兩銀子的月例,買兩本書就沒了,還談什麼學習,談什麼治經?”
沈亮正在為啟動資金髮愁,賈芸那邊已經開始催了。
招募流民、購買基建材料、招募匠人,那七百兩早就花的精光,賈芸甚至還拿出了沈亮賞給他的100兩銀子,就這樣,還欠了許多賬。
在沒有銀子進項,賈芸就要被放印子錢的下追殺令了。
賈政聞言,眉頭一皺:“你要買什麼書,一個月能花5兩銀子?”
大周朝時期,國外的白銀大量流入,導致白銀的購買力大大下降。
大周朝建立之初,一兩銀子值1000文,到了隆乾帝時期,一兩銀子就只值500文,甚至還要更低。
而一個普通人,一年消耗的糧食約為6石。
一兩銀子還買不到1石的糧食,如果是三口之家,一年光買糧食果腹就得將近20兩銀子,還不包括衣服、車馬費等錢。
如果是鄉下,花費則少一些,如果是居住在城市裡的人,三口之家一年最少要30兩銀子才夠溫飽。
沈亮這一個月5兩月例,一年就是60兩,看似不少,其實不算多。
他身邊的親隨很多,光小廝就有八九個,丫鬟僕人更是多達一二十個,這些人平時也要賞錢。
所以沈亮的銀子根本不夠用。
賈政飲了一口茶,道:“每月從我的常例裡面拿5兩出來給你,你就不必做那下賤的營生了。”
“老爹,薛姨媽家也做生意,你怎麼不說他們下賤?”
賈政氣的鬍子都翹起來了,直接賞沈亮一個腦瓜嘣:“能一樣嗎?你薛姨媽家是皇商,給皇帝辦事的,那薛家先祖,乃是英宗的奴才,專門替英宗斂財的人,否則英宗皇帝哪來的錢財賞賜群臣,拉攏舊部跟著他復辟。”
沈亮垂頭喪氣的從賈政書房出來,對於自己想要出府經商的事情,賈政給與了最明確的拒絕。
堅決不允許他出府,也絕對不允許他頂著賈府的名頭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