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
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大周朝對文人極其的優待,跟歷史上的明朝相比,更加的寬鬆、更加的言論自由。
所以紅樓裡面公子、小姐才會搞什麼詩社,就連不喜俗物的李紈,大字不識一個的王熙鳳也自願出錢出力,加入進來湊熱鬧。
在這個文風鼎盛的年代,通俗小說就成了人們茶餘飯後重要的消遣娛樂工具。
只不過因為蒙元的統治,中原文化遭遇了史無前例的破壞,一些傳承出現斷層。
《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這些歷史名篇全都沒有出現,倒是一些志怪小說佔據了主流。
還有就是《西廂記》、《牡丹亭》之類的情愛小說,極其受貴族的公子、小姐們追捧。
雖然也有一些諸如《東遊記》、《八仙傳》、《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傳》的小說,卻並沒有形成系統,屬於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很是分散。
而且這些小說多是對一些民間傳說的延伸,雜亂無章。
秉著賺錢娛樂兩不誤的想法,沈亮決定將還未出世的三大名著搬上來。
先拿《西遊記》試試水。
至於為什麼不用《三國》、《水滸》,一方面是因為《三國演義》跟《三國志》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貿然寫出來,恐怕會受到仕林的反對。
《水滸》就更不用說了,妥妥的涉黑小說,萬一被皇帝看到了,恐怕就要咔嚓咔嚓。
思來想去,還是老少咸宜的《西遊記》最適合。
畢竟是神魔小說,出了事情推給妖魔鬼怪就行。
得益於【小撒的照相機記憶】,沈亮對小時候讀過的西遊記記憶猶新,所以下筆極快,一個上午的時間就寫完了三章。
他並不打算一下全都寫出來。
《西遊記》全書共一百回,87萬多字,如果靠他自己寫,估計能寫到手抽筋。
寫書可不是什麼容易的活,君不見那些經常碼字的作者,不是腰椎有病、就是頸椎有病,十個有九個都得了痔瘡,還有腱鞘炎。
他準備找人代筆,自己口述,然後經別人的手寫出來。
這樣既不耽誤工夫,還能又快又好,省的別人看到自己寫的字。
沈亮想要掙一筆快錢,他的重心不會放在小說上面。
熟讀各種穿越指南、古代造反寶典,他深刻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工業基礎決定上層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