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心中暖融融的,前世今生,他的親情感一直很薄弱,大機率是因為前世的時候,母親很早就離開了他。
但是在這個時代,母愛似乎又太過濃烈了些,讓他有點兒不適應。
“母親,天津可不是苦寒之地,苦寒之地是遼東。”賈寶玉解釋道:“而且天津離京城不遠,孩兒隨時可以回來。”
“胡鬧!”
賈政說道:“你是去練兵的,不是去度假的,練兵不是兒戲,你要專一。”
賈寶玉吐了吐舌頭,道:“我知道老爹,對了,有件重要的事情,還需要老爹幫忙。”
賈政聞言,奇道:“我能幫你什麼?”
賈寶玉從口袋裡摸出一張紙來,說道:“我準備編練一支火器部隊,需要大量的火銃、火炮、火蒺藜、火箭……可是朝廷的火器質量太差,我信不過,所以想讓父親選幾個匠戶,隨我去天津,我要重新打造火器。”
賈政接過紙條,上面密密麻麻寫著許多種類的工匠。
什麼鐵匠、木匠、製作火藥的工匠……五花八門,足有上百人之多。
賈政無語道:“你這是要把工部給搬空了呀,你是去練兵剿匪,又不是重新建一座火器局,要這麼多工匠幹什麼?
而且這些人不能打仗,還得消耗糧食,只能成為累贅。”
賈寶玉擺擺手道:“這就不勞您老操心了,您就說能不能配齊吧,如果不行,孩兒明天再找師父,他是工部侍郎,想必有這個能力。”
嘿!
臭小子,瞧不起你老爹?
賈政黑著臉道:“為父雖然不是什麼大官,可調配幾個工匠,還是沒有問題的。”
“多謝父親大人!”
賈寶玉毫無心裡顧忌,如果這能給這些人,別說喊爹了,就是喊爸爸都行!
大周朝的匠戶也是世襲制,而且匠人的地位很低。
大周承襲了大元的匠籍制度,匠戶身份父死子繼,一輩子是匠戶,以後的後代都是匠戶,除非官府赦免,否則子孫後代都不能脫離工匠身份。
編入匠籍的人,要按照“匠不離局”規定,一輩子只能待在官營的作坊裡面被強制勞動。
每日絕早入局,抵暮方散是這些被編入匠籍的人工作常態,他們的工作強度大、時間長、薪資低。
跟那些當兵的一樣,管理匠戶的官吏們也會喝匠血,吃匠餉,一些底層匠戶生活艱難,常常衣不蔽體,食不果腹,賣兒賣女的也是常有的事情。
到如今,匠人也開始逃亡,僅在正統年間就逃亡4255人,到了景泰元年這個數字增加到了34800餘。
相比較下面的省份,京城的匠人倒是沒有那麼困苦,可也只是維持著溫飽,餓不死罷了。
“好了,時候不早了,快去休息,明天還要趕路。”
……
賈寶玉並沒有工夫休息。
這一次出門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他現在的攤子不小,需要統籌安排。
賈寶玉直奔三春的院子。
“二哥,你怎麼來了?”
探春已經睡下了,卻被丫鬟喊了起來,此刻還是有些迷糊。
賈寶玉見她左肩露在外面,細心的替她拉了拉衣領,“二哥明天就要離府去天津,可能有段日子回不來,所以來跟妹妹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