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道周越看沈亮越是歡喜,可惜他已經拜入劉宗周的門下,否則這麼好的學生,他肯定要爭一爭。
憑沈亮的才學,考上秀才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至於舉人、進士,那就要看運氣了。
黃道周問起沈亮道:“仲安啊,你以後想做什麼官?有什麼抱負?”
沈亮被這句話給問住了。
他還從未想過自己要幹什麼,自打穿越到紅樓世界,他的目標就是能在這個大廈將傾的環境裡活下來,免得落個抄家滅族的下場。
可是瞭解到大周朝的外部環境以後,他的目標就換成了在這個亂世之中活下去。
他對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況很滿意,雖然沒有手機、電腦,可有那麼多的美女陪著,生活也不算乏味。
但他知道,這種生活持續不了太久,等到歷史車輪碾壓過來,什麼榮華富貴,全都得煙消雲散。
尤其是關外的滿清韃子,對大周朝虎視眈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要打進來。
恐怕歷史還會重演,畢竟李自成那些農民軍已經是四面開花,大周朝的局勢岌岌可危。
只可惜他現在年歲太小,又沒有自己的勢力,說話也沒有分量。
就算科舉高中,無非也就是進翰林,跟魏藻德一般,做個清貴的修撰之類的文官,之後再熬資歷,了不起熬到內閣,成為內閣大臣。
可是沈亮明白,就算自己做了內閣首輔,也無力改變這一切。
改朝換代靠的是拳頭、是血與火的金戈鐵馬,而不是文官的嘴皮子。
沈亮的眼神逐漸堅定起來:“先生,我還沒想好,不過如果有可能,我想當一個知縣。”
黃道周千想萬想,也沒想到沈亮準備當個芝麻綠豆的知縣。
“仲安,憑你的才華,如果留在翰林裡,不出十年,就能選個州府外放,不過那些選擇外放的,多是沒有背景,想著撈錢的,我聽你師父說,你乃榮國公之後,家中應該不缺錢財,為何想要外放做個知縣呢?”
沈亮當然不能跟他說自己想要招兵買馬,準備在亂世裡站穩腳跟,道:“小子就是想踏踏實實的給老百姓做一些實事,就像朱子所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天下不缺想做大官的人,卻少有替百姓考慮,腳踏實地的官員。如果大家都想著提拔,想著當大官,那他們所作的政績,十九八九都是假的。
土地貧瘠的謊報稅收,這稅負最後都得落在平頭老百姓的頭上。
管轄之地遭了災,官員隱瞞不報,導致百姓流離失所、背井離鄉,這就容易導致民變,讓無數良家子落草為寇,逼上梁山。
我想做的,就是實事求是,讓治下百姓有衣服穿,有飽飯吃,耕者有其田,”
黃道周嘆道:“居者有其屋!病者有其醫!勤者有其業!勞者有其得!少者有其學!童年有其樂!讀者有其校!弱者有其助!老者有其養!車者有其位!工者有其薪!農者有其地!商者有其利!優者有其榮!能者得其用!閱者有其悟!學者有其為!
這是亞聖的教誨,仲安,你能有這樣的志向,老夫很是欣慰,你放心,這次面見聖上,老夫定會向皇上推薦,讓聖上知道,咱們大周,不只有那些喜歡鑽營的祿蠹之輩,也有像仲安這樣的有志之士。”
沈亮暗暗鬆了一口氣。
這黃總周雖然是個老憤青,可言之有物,學識也是相當的棒。
就沈亮這腦袋瓜子,根本達不到對方的思想高度,充其量在知識面上能稍稍佔點便宜。
不過黃道周的問題,也讓他陷入了思考,自己未來的路究竟該怎麼走。
從劉宗周府上出來,已經快到晌午。
看著劉府門口一眼望不到頭的車馬,沈亮第一次覺得,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句話真TMD正確。
以前劉宗周雖然有權,但只是工部侍郎,正三品的官銜。
前來巴結的,無非是一些搞工程的商人,或者是興修土木、水利的官員。
哪裡像現在這樣熱鬧。
再看看自己的榮國府,雖頂著國公的名號,卻是門可羅雀,除了逢年過節有人情送往,平日裡大門上的門栓都快生鏽了。
這就是當權者和過氣貴族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