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周看到濟濟一堂的弟子們,笑道:“太沖、章侯、考夫、仲安,你們來的正好,這是老夫的摯友,黃道周,你們可稱他幼玄先生,幼玄乃天啟二年進士,蒙聖上召見,今日才至京城。”
張履祥和陳洪綬聞言大驚,忙跟這個老頭見禮。
沈亮不明就裡,他腦海中似乎聽過黃道周這個名字,但是印象不深,他扯了扯黃宗羲的衣袖,小聲問道:“師兄,這人誰啊?”
黃宗羲一臉神往道:“你連幼玄先生都不認識?他可是個大大的直臣!”
沈亮對這些歷史名人知之甚少,僅有的一點記憶,也都在大學四年混著西北風喝進肚子裡了。
黃宗羲見他真的不知道,便解釋道:“說起幼玄先生,那可真是一段傳奇,想當初隆乾三年,薊遼督師袁崇煥被凌遲,大學生錢龍錫被牽連,定了死罪,滿朝文武,支支吾吾,竟無一人敢為錢龍錫辯護。
幼玄先生連夜起草奏疏,直言聖上殺害許多閣臣,只會讓國家蒙受損失。聖上大怒,但是愛惜幼玄先生,把摺子駁回,誰知道幼玄先生再次上書,言為國體、邊計、士氣、人心留此一段實話。
聖上因此免了錢龍錫死罪,可幼玄先生也因此被牽連,連降三級。
隆乾五年,幼玄先生請病回鄉,上書小人被任用,掌握權柄,實則懷揣著違抗聖上命令的逆心,導致兵匪劫掠侵奪的禍亂髮生,天下動盪不安,禮樂昇平的景象一去不復返。聖上說他憑空捏造、胡亂臆測將先生罷官,貶為庶民。
後來聖上召回幼玄先生,官復原職,還提拔為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侍讀學士,充經筵日講官。
可是前年楊閣部與韃子議和,幼玄先生在御前跟楊閣部辯論,可是因為聖上維護楊閣部,將幼玄先生連貶六級,調任江西按察司照磨。
去歲江西巡撫解學龍推薦先生,稱先生通曉經書,可以擔任輔臣,惹得龍顏大怒,下令將二人逮捕入獄,以偽學欺世重治,多虧家師等多位大臣力諫,改為廷杖八十,充軍廣西。
前些日子聖上又想起幼玄先生,召先生回京,估計能有重用。”
沈亮聽到此處,不由的對這個鬚髮皆白的老頭高看一眼,這尼瑪就是大周朝第一大噴子!
還是視死如歸的那種。
就連隆乾帝這種喜怒無常的大佬都敢噴,看來這老先生也是視死如歸了。
沈亮這些日子仔細研讀了大周朝的歷史,前年可以說是讓整個大周朝蒙羞的一年。
隆乾十一年,韃子兵入寇,薊遼總督吳阿衡戰死,總兵魯宗文戰死,韃子長驅直入,竟然一路平推到了牛欄山。
宣大總督盧象升戰死!
七十餘城失守,包括德王陳由樞在內46萬餘百姓被擄走,一直到第二年的三月,韃子兵才不緊不慢的退走,視大周朝的兵將如無物。
這一戰打的大周朝顏面盡失,損兵折將,也讓北面的韃子兵打出了自信。
不過此戰最大的損失,還是宣大總督盧象升的死亡,可以說這一戰讓大周朝最後一個敢跟韃子兵野戰的名將隕落。
隆乾帝為此大發雷霆。
沈亮算了算時間,那個江西巡撫推薦黃道周的時候,正好撞在了隆乾帝的槍口上。
想一想北直隸被韃子兵如入無人之境,自己的兄弟陳由樞被殺,46萬百姓被擄走,心腹愛將盧象升戰死,在這個時候你黃道周還在自己面前跳來跳去。
隆乾帝不下令把這倆人給宰了,都算隆乾帝心胸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