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啟程去蜀州了!
這樣的變革當然說不上潛移默化,它簡直就是一場雷霆風暴!
它若推行,定會觸動許多人的利益。
它就如這一場大雪一般,將把過往的一切——
無論是那些陳舊的思想觀念,還是禮儀教法等等,都給湮滅!
但正如溫煮雨所言的那樣,既有重病,當用猛藥!
李辰安不希望自己成為又一個王莽,他今日說出這番顛覆之言是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的。
而今的寧國原本的秩序已被打亂。
姬泰一系除了各地尚未清理的那些官員之外,廟堂之上的高官已全部授首,那麼變革的阻力就已不復存在。
他李辰安而今在寧國百姓的心裡不僅僅是詩仙,他還是皇長子、是救世主,是寧國的一盞燈!
無論他做出多大的變革,只要這些變革是有利於國家,有利於百姓,那就一定能夠推行下去。
因為現在寧國已如一張白紙。
他可在這張白紙上隨意的書寫屬於他的詩篇。
只是溫煮雨萬萬沒有料到李辰安這潑墨揮毫之間,書寫下來的居然是一副壯麗長卷!
以法治取代人治!
就連皇權都置於了憲法之下!
若真能實現,千百年來的九五之尊,至高無上的皇權,從此就被關入了籠子之中!
皇上不再能一言九鼎!
皇上的主意,同樣要經過三省共議!
那麼皇上的存在……似乎象徵意義更大於實際的意義!
連皇上都沒有了那無上權力,下面的各級大臣還能有什麼話說?
他們的權利當然也同樣會受到律法之約束!
如此一來,所有的權利都置於了律法的框架之內。
所有人行事,都不能去逾越了律法條款的規矩!
所以,李辰安不登基為帝,他願意去接回那個皇長子來當皇帝……這小子原來打的是這麼個主意——
這些政策是李辰安制定,在皇長子尚未回來登基之前便已經確立。
那位皇長子想要坐在皇位上,恐怕也就只能接受。
那誰當皇帝便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這律法能夠立起來,能夠讓世人皆知,能夠真正的執行下去!
這,才是李辰安說了這麼多,解釋了這麼多的根本!
李辰安說,是人就會犯錯。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希望萬萬不可寄託於一人之上!
否則,只會帶來無窮的災禍!
此言大善!
歷朝歷代開國出明君,於是百姓的日子就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