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新武器”從外形上看與“多眼連珠銃”很相似,但卻有三層鋼管互相疊加,由內而外分別是“六”、“十二”、“二十四”,一共42根槍管,並且也同樣是後膛裝彈模式,所不同的是,其“子銃”由“彈夾”變成“彈帶”。
朱由校運轉了“貫通”、“通玄”、“萌頭”、“吐炎”、“坐火”與“大力”法術後,用“鉤端螺旋體”將自己雙手變化成各種金屬工具才搗鼓出此物。在此過程中,朱由校曾一度將自身變化成了鐵砧、鐵錘、鑽子和鉗子。
其實,這種“新武器”就是後世才會出現的加強版的“加特林機關槍”。然而,詭異的是,在異時空,這款原本在十九世紀中期才出現在戰場上的火藥武器,竟鬼使神差的被人提前發明出來了,並且還是終極版。
在異時空,所謂“加特林機槍”(Gatli
g Gu
)是一款手動型多管旋轉機關槍,最初由美國人理查德•喬丹•加特林(Richa
d Jo
da
Gatli
g )在西元1861年設計而成,是在世界範圍內大規模實戰使用的第一種機關槍。該槍曾因“加特林”譯名為“格林”,故又被清朝人稱為“格林快炮”、“格林快槍”或“蓋特機關槍”。
“加特林機槍”首次採用6根14.7毫米口徑槍管組成一圈,配備金屬彈殼,由射手搖動曲柄使槍管旋轉,並裝填入槍彈發射,其當時的最高射速每分鐘超過200發 。西元1874年(清朝同治十三年)前後,“加特林機關槍”曾輸入中國,被稱為“格林炮”、“格林快炮”或“格林快槍”,威力強大無比,在北洋軍中大受歡迎。
在西元20世紀50年代以後,美國採用“加特林原理”,重新應用在槍械及小口徑機載航炮和防空機關炮上,使得新研製出的槍炮類武器的射速普遍達到了每分鐘1000發以上,即每秒鐘有效射擊至少17發彈藥。
“加特林機關槍”通常由6至10根14.7毫米槍管“捆”成一圈,當射手搖動曲柄時,一圈的槍管便快速旋轉起來,只要裝填成功,入的槍的彈藥就會被自動啟用併發射,在當時,其最高射速通常達每分鐘200發!
“加特林機關槍”的機構動作簡單,由一名射手安裝“裝彈器”,另一名射手瞄準並轉動曲柄。當一組齒輪繞主軸旋轉時,主軸就會帶動槍管、槍機等零部件隨槍管旋轉。
此時,其槍彈也會一發一發的自動從“裝彈器”上掉落在“抽彈槽”中,由“槍機”推槍彈入膛。隨著“槍機”不斷向前運動,“彈簧”被擊針的待擊凸起壓縮,一旦擊針被解脫,彈簧就會驅動擊針向前,並打擊底火,擊發槍彈 。此“機關槍”是採用轉管發射原理製造,也就是後來被俗稱為“加特林自動原理”設計製造而成。
此原理利用了一套傳動機構,使數支槍管繞一個公共軸轉動,從而完成連續射擊。“加特林機關槍”是機械式的運轉。最初,其槍管轉動需要由人力轉動搖把,後來則改進為由電動機或匯出燃氣動力來完成。
“加特林機關槍”的優點是射速高,威力大,而且槍管交替工作的方式,使它能保持較好的持續火力,但主要缺點卻是體積和質量大,消耗彈藥多 。此外,那1862型的“加特林轉管機槍”就有兩種不同的結構。
第一種結構使用的是獨立的鋼製彈膛(彈膛與槍管分離),其尾部封閉並裝有撞擊火帽。射手透過搖動曲柄帶動沿圓周均勻排列的槍管旋轉,裝滿彈藥的彈膛從供彈料斗中進入到每根槍管後面的閉鎖槽中。
當槍管轉到某特定位置時,擊針將彈藥擊發。而槍管轉動到另一位置時,射擊後的彈膛退出機關槍。
彈膛可以重複使用,槍管旋轉一週可完成6發彈藥的裝填、擊發和退彈,每分鐘達到了200發的射速,但存在火藥燃氣洩露等缺點,主要是因為當時各國流行使用最多的還是紙殼槍彈,而金屬彈殼尚未普及 。
為了解決上述難題,“加特林”使用了新開發的獨立金屬彈殼彈藥。而這種彈藥結構被後來所有機關槍的設計者所沿用 。“加特林機關槍”的第二種結構使用的是0.58英寸口徑的銅質彈殼,為邊緣發火式彈藥。
在克服如何使獨立的彈膛與槍膛同軸這一難題上,“加特林”使用了錐形槍膛,槍膛後部直徑更大,使得彈丸進入槍管更加容易。正因如此,清朝人在“洋務運動”中,也根據其原理製造了不少此類“機關槍”。
“加特林機關槍”最初由手動曲柄機構操作,六個槍管圍繞中心軸旋轉(有些型號有多達十個槍管)。
每轉一圈,每個槍管在相同的位置發射一次。槍管、托架和鎖芯是分開的,都安裝在一個圍繞中心軸旋轉的實心鋼板上,槍體則安裝在長方形固定框架上。射擊時轉動曲柄使軸轉動,槍體上有凹槽,鎖芯上鑽有與槍管相對應的孔。這就是異時空的“加特林機關槍”工作原理,竟然在這一時空被朱由校輕易破解。
…………………………………………
哈哈,多謝各位書友關注,收藏,推薦,訂閱和評論本書!身為作者,我很高興也很榮幸能為各位讀者提供一部符合大眾口的“都市異能”兼“修真玄幻”小說。常言道“人生苦短,筆尖修長。”是故,修真路漫漫,何處覓長生?煩惱無去處,且看書中人!願《天地任我行之“系列”》小說能給大家帶來快樂與感悟!
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道友們,打工辛苦,時間緊迫,創作不易,點贊收藏,順便轉發,欲知情節?下回分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歡迎閱讀我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