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天地任我行之二> 第337章:平定遼東(續)“滿清”的處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37章:平定遼東(續)“滿清”的處境 (1 / 2)

上回講到朱由校等人代表朝廷去遼東前線視察軍務,建議袁崇煥加緊訓練士兵使用新武器準備開戰。

“哈哈,試試就知道了,朝廷還盼著你袁督師儘快兌現承諾呢!”話音一落,朱由校等人渾身上下泛起一陣黃芒後,便如同來時那般立刻沉入地下,消失得無影無蹤,讓袁崇煥看得目瞪口呆,簡直難以置信!

“誒,想不到‘神仙’真的存在?而且就在眼前!我袁崇煥作為‘九兵傳人’,為何不能修煉法術,尋求長生不老,反而只能專研帶兵打仗?莫非‘兵道’遠不及‘仙道’?看來,此戰過後,得找機會與‘仙師’套套近乎。”

與此同時,盤踞在遼東的女真各部也反應強烈,因為之前被“建州女真”所攻滅的“海西女真”各部落殘餘勢力,在袁崇煥派人暗中聯絡後,紛紛聯合起來開始搞事情。而“野人女真”也參與其中,想要“火中取栗”。

不過,由於皇太極當初登基稱帝后並未像漢人開國君主般大開殺戒,而是將叔伯兄弟、有功之臣“妥善安置”,因此在得到明朝出於報復自己而即將出兵來攻時,反而暫時摒棄前嫌,團結合作,但仍各懷鬼胎。

其實,清朝的社會等級劃分非常嚴格,最下等的當然是被征服的民族,比如漢人和南方各少數民族,其次就是蒙古族,而蒙古族之上就是滿族自身。當然了,在滿族之上,也就是“皇族”愛新覺羅氏自身了。

真正掌握最核心實權的,自然是愛新覺羅氏的子孫們。所以,他們根本不擔心普通的滿族或蒙古族以及被征服的民族會怎麼樣,尤其是廣大漢人百姓長期被“愚民政策”禁錮思想最好統治,故其才顯得大度。

但是,清朝皇帝們對同為最高統治階層的“宗親”即“愛新覺羅氏子孫”,卻是該出手時就出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多爾袞。多爾袞的功勞,在清朝歷史上不說排第一,至少也是能排進前三的,可是結局如何?

他作為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滿洲勇士”,竟會莫名其妙的被“墜馬而死”,且死後不久就被順治皇帝掘墳鞭屍。這其中當然是有不可告人的隱情,如順治帝他娘“孝莊皇后”為保證自己兒子能穩坐江山,逼不得已才下嫁給多爾袞,對其進行“性賄賂”以麻痺篡位意識並尋求支援,但至少反映清朝統治者同樣厚臉心黑!

而比多爾袞之死更早的事情,便出現在“清朝”建立之初,或者說是努爾哈赤統治的“後金時期”,有四位戰功極高的“貝勒”,統稱為“四大貝勒”,三個是努爾哈赤的兒子,另外一個是努爾哈赤弟弟舒爾哈齊次子。

而按照當時的制度,這四位“貝勒爺”都有繼承努爾哈赤“後金大汗”位置的機會,因此也是產生了一些矛盾,但結果卻各不相同。愛新覺羅•代善是努爾哈赤的次子,並還在16歲時,他就開始跟隨努爾哈赤出征。

代善跟隨父親先後從征伐哈達、輝發、葉赫等海西女真部落開始,論軍功而封“貝勒”,且很早就開始內佐國政,外統重兵,可是說是努爾哈赤最器重的一個兒子,故名列“四大貝勒”之首,按順序稱“大貝勒”。

代善父子領滿洲兩紅旗,在征伐女真各部、蒙古與明朝的過程中屢立戰功。他曾因作戰英勇,被父親努爾哈赤賜號為“古英巴圖魯”,意思是代善既英勇又硬如鋼鐵,更是勇士之最,堪比戰場中的“鐵帽子王”!

代善雖有很有能力,但為人桀驁不順且野心勃勃,惹得父親努爾哈赤不喜。後來,由於其屢屢壓迫嶽託兄弟,最終被父親努爾哈赤廢掉了他的太子之位,但其能力那是真的不錯,無論治國還是打仗都一樣。

在努爾哈赤死後,代善自知不可能再得到繼承權了,於是轉而積極擁立弟弟皇太極,並在代善主持下,諸貝勒擁戴皇太極繼承汗位;可沒想到皇太極在穩固權勢後就開始剪除這些對自己有威脅的貝勒們。

雖然代善有擁立之功,但權勢太大,因此也在皇太極的“黑名單”裡。在西元1635年時,代善被皇太極斥責為“輕視君上,貪財違法,虐待下人”。但第二年,“清太宗”皇太極又封代善為"碩禮親王,世襲罔替”。

沒多久,皇太極復斥代善為“越分妄行,輕君蔑法,漸賦閒家居,不問朝政”。而終皇太極一朝,因其年長位尊而遭到壓抑。這讓代善感覺很鬱悶,認為皇太極這個“弟弟”對自己反反覆覆,莫非想表達什麼?

待“清太宗”皇太極逝世後,為消弭內爭,代善擁戴皇太極的第九子愛新覺羅•福臨即位為“順治帝”。直到後來,代善病逝於北京為止。雖然代善死了,但其他“貝勒爺”們卻未必會甘於現狀,因順治皇帝還小。

愛新覺羅•阿敏是努爾哈赤弟弟舒爾哈齊次子。早年,阿敏的父親舒爾哈齊和哥哥阿爾通阿、弟弟扎薩克圖背叛努爾哈赤,結果就是阿敏的哥哥和弟弟都被努爾哈赤所殺,其父親舒爾哈齊也被伯父囚禁至死。

唯有阿敏因未背叛而被留了下來,並被努爾哈赤撫養長大,後被封為“貝勒”。由於阿敏驍勇善戰且屢立戰功,因此深得努爾哈赤喜愛。西元1607年,阿敏與努爾哈赤長子褚英攻取海西女真烏拉的宜罕山城。

東北的女真族在明朝時主要分為三部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其中“海西女真”即“扈倫”又分為“烏拉”、“輝發”、“哈達”、“葉赫”四大部落,其中“烏拉”在“扈倫四部”中疆域最廣,勢力最強勁。

後來,在西元1613年,阿敏與努爾哈赤一同滅了烏拉部。在努爾哈赤建立“八旗制度”時,阿敏被任命為鑲藍旗“旗主貝勒”,後又被封為“和碩貝勒”,與代善、莽古爾泰、皇太極並稱四大貝勒,俗稱“二貝勒”,並參與國政。之後,阿敏參與了“薩爾滸之戰”、滅葉赫等“海西女真”各部,率軍攻明克瀋陽、遼陽等戰役。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