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講到催沒弟見崇禎帝及其嬪妃們心甘情願拜自己為師,便決定傳授其“修真法門”,以結下善緣。
“鍾愛哪個?這個……徒兒乃‘門外漢’,對‘修真’之道一竅不通,還望師父能指點迷津,也好選擇門道。”
“咯咯,所謂‘修真’,便是透過‘修煉’來尋回‘真我’,也就是眾生的‘本來面目’。”催沒弟詭笑道:“諸天萬界,無數生靈,都在不停地‘輪迴’。其前世的前世的前世已輪迴至百千萬世之中,總有一世成就最高者。”
“噢?敢問師父,莫非我等‘修真’之目的,就是為了找那千百世輪迴中的成就最高者那一世之‘真我’?”
“不錯,確實如此!”催沒弟繼續道:“你的前世的前世乃至百千萬世中,或有得道成仙者,或有墜入幽冥者,或有阿修羅道者,又或者只是些如螻蟻般存在的凡夫俗子、飛禽走獸、花草樹木,但那又如何呢?”
“噢?師父的意思是……”崇禎帝聽罷後,似乎想到了什麼,不禁與自己的嬪妃們面面相覷,彼此點頭。
“咯咯,本座的意思是,‘修真’包括‘修仙’、‘成佛’、‘封神’、‘成聖’、‘入魔’、‘煉妖’、‘御鬼’、‘化靈’等等,三千天道,一元法則,修到極致,皆可超脫生死,不入輪迴,長生久視,不死不滅,成就永恆,選好了?”
“啊?這……”朱由檢及其嬪妃們聽罷後 大為吃驚,沒想到“修真”一途,居然還包含了這麼多門道在內。
“咯咯,不過,你也不用擔心。”催沒弟笑道:“為師見你的兄長主修‘鬼道’,你的未婚妻們主修‘妖術’,而你所崇拜的‘國師’則修煉‘旁門左道’。因此,本座以為,你可以另闢蹊蹺,修煉‘神道’與‘佛法’倒也合適?”
“‘神道’?‘佛法’?這……莫非徒兒將來走的是‘封神’與‘成佛’之路?”朱由檢驚疑道:“但不知能否長生?”
“咯咯,長生?當然沒問題,就看你能否度過‘天罰雷劫’與‘三災五難’而已。”催沒弟笑道:“無論是選擇哪一條‘修真之道’,只要還走‘金丹大道’並‘修煉元神’,就無法避免‘天罰雷劫’與‘三災五難’,除非走‘外道’。”
“噢?‘外道’?那是什麼門道?還請師父指點迷津。”朱由檢聽罷後大感好奇,眾人也都紛紛聚精會神。
“咯咯,所謂‘外道’,便是那西方‘魔幻世界’中所謂‘異能者’們追求的各種‘變異’,如‘精神變異’、‘身體變異’、‘血脈變異’等等。其中,‘一神教’與‘天方教’追求‘精神不滅’和‘靈魂永存’,也可超脫生死,不入輪迴。”
“呃……精神不滅?靈魂永存?難道說西方的‘宗教’也能讓人得到永恆自在?”眾人聽得大驚,好奇道。
“咯咯,不錯。”催沒弟笑道:“據說,信耶穌得永生,信安拉入天國,信佛陀得解脫,但也只是等到信眾們死後才有的事情了。若想在生前就得超脫,最好還是‘修仙’效果明顯,畢竟西方‘外道’類似於‘化靈’。”
“哦?原來如此!但不知師父您剛才說的,徒兒適合修煉‘神道’與‘佛法’,為何不能直接修煉‘仙道’呢?”
“咯咯,‘仙’者,‘山人’也!遠離世俗塵囂,一心進山修道,方能凝聚精氣神,以心養魂,成就元神。”
“噢?原來是這樣啊!看來,徒兒身為一國之居,紅塵未了,卻是難以靜心凝神,專心修仙問道了!”
“咯咯,明白就好。”催沒弟笑道:“不過,世事無絕對。若你能同時透過修煉‘神道法身’與‘歡喜禪法’來錘鍊神魂,並能凝聚出‘法相金身’。屆時,你不僅能在紅塵中脫穎而出,且照樣能三花聚頂,五氣朝元。”
“呃……三花聚頂?五期朝元?那又是什麼情況?”————“此乃‘金丹真人’進階‘元嬰真君’必經階段。”
“金丹真人?元嬰真君?呃……敢問師父,修真者的境界等級如何劃分?”朱由檢及其嬪妃們聽得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