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武林雨瀟瀟> 第二十章 涉險過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章 涉險過關 (1 / 2)

居然有老女人踢踺。

此時,在小房子壩子邊,也正好在小路經過的邊上,有一位四十左右的女子在踢踺子。

這位女子,將頭髮盤成一朵烏雲,緊緊地收紮在一起,腳下穿一雙青色圓口平底布鞋,一身短打灰色衣服,腰間紮了一條紅色綢帶。雖然見有來人,她卻頭也沒抬,自管自地踢著。

沈浪看她正踢得起勁,也不好意思打擾,只有等她踢結束了,再向她問路。

此時,清初著名詞人陳維崧的一首《沁園春》,正是這位女子踢毽子的真實描述:“嬌困騰騰,深院清清,百無一為。向花冠尾畔,翦他翠羽;養娘篋底,檢出朱提。裹用綃輕,制同轉,簸盡牆陰一線兒。

盈盈態,訝妙逾蹴鞠,巧甚彈棋。鞋幫只一些些,況滑膩纖松不自持。為頻誇狷捷,立依金井,慣矜波悄,礙怕花枝。忽憶春郊,回頭昨日,扶上欄杆剔鬢絲。垂楊外,有兒郎此伎,真惹人思。”

我們好像看到一位清代女郎,在明媚的陽光下,在花的世界裡,踢毽子的盈盈姿態。那精心製成的毽子上下翻舞,變化多端,簡直比踢球還巧妙,比彈棋更有趣味。

毽子在她腳下就像是一個聽話的小精靈,像長在了她的身上,隨便怎麼踢都不會掉到地上。那毽子上下飛旋,就好像一朵纖細的秋菊被撕成朵朵花瓣在空中飛舞,又好像一隻長著長尾巴的金色小松鼠在跳躍!

她一會兒用左腳踢,一會兒用右腳踢,一會兒兩隻腳輪換著踢。毽子忽而高,忽而低,忽而在前,忽而在後。不管毽子落在哪,她都能準確地接住,毽子向右邊飛去,眼看就要著地了,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她機靈的身子迅速地一轉身,向後一彎腰,一伸腿,再往上一提,毽子就像被磁鐵吸住似的,停在了她的腳背上;

有時,毽子被她用腳猛烈一抽,就飛到了十多米的高空,眼看就要掉地上了,她不慌不忙,身子像跳芭蕾,連續轉幾個圈,才背向毽子,左腳向後一鉤,一提,聽話的毽子就乖乖停在了她的左腳鞋底。

身子不動,左腳一翻,向右一穿,毽子又向右方飛去,眼看毽子又要掉地上了,這一回,高度不夠高,常人是沒法救起的,但這難不住這位高手,她將身體平地一躍,雙腿一伸,一個大劈叉,此時右腳已然接住了毽子,腳不落地,右腳一彈,毽子又向上飛起。

這一次,毽子在飛起的時候還改變了方向,一下子向後跌落,這位女子身輕如燕,向後先來一個鐵板橋,毽子穩穩停在了她的胸口上,再看她整個人,此時因是一張弓,或者就是一座橋。

沈浪以為她會停下來,沒想到,這女的,將胸脯一挺,毽子又向上飛去,身子地溜溜一轉,毽子就像會走路一樣,又變換了方向,跑到了女子的前面。

這時,女子左腳一彈,毽子正好在右腳前方下落,說時遲,那時快,毽子剛好掉落在右腳腳尖,女子用力一抽,這個毽子如離弦之箭,直向房子前方豎立的中柱射去,並緊緊釘在了柱子上。這時沈浪才恍然大悟:柱子的坑坑窪窪原來是人家毽子撞擊弄的。

踢毽子的女子終於停下來了。沈浪不禁想起了一首竹枝詞:“青泉萬迭雉朝飛,閒蹴鸞靴趁短衣。忘卻玉弓相笑倦,攢花日夕未曾歸。”沈浪向前走了兩步,雙手抱拳,施禮,問道:

“打擾了,這位前輩,敢問這裡是四川唐門嗎?我找一下掌門,請問,該如何走?”

這位女子抬起頭看了沈浪兩眼,說道:

“施主來自哪裡?找掌門容易,從這條小路向前走便是,不過要看能不能接得住我的毽子。如能接得住我的毽子,就能夠見到掌門了。”

沈浪知道這又是一道難題,但這裡的每一道難題都得做,且做對了,才能到下一步,誰叫我欠了賈全的人情呢?

這世上什麼賬都好還,唯獨人情賬最難還,俗話說:“願背萬元債,不欠一次情”;反之,受人滴水水恩,必當湧泉相報,既然答應了別人,那不受恩也要竭盡全力完成,才是為人之本份。眼下,別無二法,先挺過去再說吧,於是問道:

“請問前輩,如何接你的毽子?”

“這個簡單,我將毽子踢到房子上面的老鷹嘴裡,你在五招之內能將它取下來,就算過關,不能取下來,從哪裡來就從哪裡回去。聽見了嗎?”

“好,我試試。”沈浪話剛一說完,這位女子已將剛才的毽子拔出,向壩子中間走了幾步,隨手向上一拋,右腳反向一踢,毽子不偏不倚,正好落在房頂脊上老鷹嘴裡。

沈浪一看,房子有三四米高,房簷離房脊也約有三米,人不可能一次就到房脊,必須要先登上房簷,第二次再躍上房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