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萊蕪市聖井鄉祥溝村有一棵名為
“將軍樹”的古槐,傳說就是這棵樹下曾留下黃巢的足跡。根據新、舊《唐書》記載,公元884年,唐朝政府確信黃巢已經死於狼虎谷。
於是,大唐官員們在他的身死之處建了一塊石刻,標明這位造反者的葬身之地,以警醒世人。
然而此後的一千多年裡,很多書籍中卻另有說法。他們相信黃巢沒有死於狼虎谷,而是逃脫之後死於他處。
清代學者聶劍光所著的《泰山道里記》有這樣的記載:“黃巢死於泰山……九頂山南有大冢,俗稱黃巢墓。”經專家考證,這裡就是《泰山道里記》所記載的黃巢墓。
此地與狼虎谷相距幾十公里,如果真的是黃巢屍骨的埋葬地,那麼則證明黃巢真的沒有死於狼虎谷。”那黃巢竟然敗了,那這把劍?”福伯望了一眼牆壁上的黃巢劍劍道。
“黃巢失敗後沒有死!”唐逸有些感慨的說道。
“沒死,傳聞他不是被自己的部下給殺了嗎?”陸霜有些好奇的問道。
“這個都是江湖傳聞!”唐逸笑著道。
“那黃巢既然沒死,作為一個失敗者他有能藏在那裡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他那般的第一號的反叛者,大唐會放過他嗎?”我也好奇的問道。
“是啊,那黃巢既然失敗了,除了一死好像滅有什麼辦法可讓他活下來呢?”福伯瞟了我一眼附和道。
唐逸笑了笑道:“據說黃巢從狼虎谷僥倖逃脫後,數年之後,他從洛陽來到寧波雪竇寺,潛心修習佛法,併成為一代高僧。”
“什麼出家做了和尚,如此這般英雄竟然做了一個和尚!”福伯有些不相信的說道。
我關心的牆上的那把長劍,急忙道:“既然黃巢兵敗後隱身寺廟之中,這把黃巢天劍何以流落江湖呢?”
“是啊?我也真有此問。
“陸霜大聲的嚷道。唐逸瞟了我一眼繼續道:“這黃巢雖是一個短命的天子,但依老夫看也沒什麼了不起?”
“沒什麼了不起,我看他和太祖到有些相像?”福伯反駁道。唐逸冷笑了聲道:“黃巢本並無奪取天下之雄才大略,亦曾數次兵臨絕境,但因朝廷無信,藩鎮割據,成就了黃巢最後直搗長安。但黃巢殘暴毒虐,觀念狹隘,嗜好濫殺無辜,軍隊軍紀極為混亂,攻克長安之後不思進取,未消滅分鎮關中的唐朝禁軍,又缺乏治理天下的能力,最後被唐軍擊敗。這樣的一個天子怎能和太祖相比擬?”福伯沒再說話,似乎肯定了唐逸對黃巢的這番評價。
唐逸繼續道:“我在想太祖之所以會將這把黃巢天劍留在陵墓之中並不是像藉此劍的威力!”
“那是用來幹什麼,難道就是為了得到這把寶劍?”福伯滿臉狐疑的問道。
“那到不是,以老夫看來太祖之所以將把寶劍放在此處有更深的含意?”唐逸望著黃巢天劍說道。
“有什麼含意,唐老兄你就別賣關子了,趕快說!”福伯有些亟不可待的衝著唐逸嚷道。
唐逸微微一笑道:“僖宗乾符五年,黃巢入江西,經浙東,從山東轉戰廣州,再由廣州回攻洛陽,破潼關,攻下首都長安,禍延十餘省,切斷唐室江南吆擁慕洕??},沉重地打擊了唐王朝的統治。最後由朱全忠受禪。唐室實亡於黃巢起兵。”
“哎,我說唐老兄,我問你是這把劍,你告訴我這些幹什麼啊?”唐逸冷笑了聲,不再說話,雙眼笑眯眯的望著。
我見那眼神分明是在說:“怎麼樣,能知道為什麼嗎?”我毫不客氣的回敬了他一眼,冷笑數聲道:“太祖這麼做,無非是給大明下一代繼承人一個警示而已!”
“哈哈哈,唐少俠果然聰明,竟然能猜透太祖用這把劍的用意!”唐逸滿臉笑意的說道。
“難道真的太祖給下一代帝王的一點警示,但為何要用黃巢呢?”福伯喃喃道。
“這個很簡單,黃巢就如同堡主所說的那般本並無奪取天下之雄才大略,亦曾數次兵臨絕境,但因朝廷無信,藩鎮割據,成就了黃巢最後直搗長安。大唐雖然最終將黃巢趕出長安,但大唐卻也在黃巢手中很快的滅亡了,所以太祖之所以會費盡心思在自己的陵墓內掛上這把長劍,我相信是為了讓大明後來的繼承者要好好牢記這個歷史教訓,要好好的治理大明江山,不要重複大唐直搗黃龍的悲劇!”
“不錯,不錯,唐少俠果然厲害,竟然和老夫想得一般無二!”唐逸撫著胸口的長鬚樂呵呵的道。
“原來如此,難怪這裡還留有黃巢的詩句呢?看來太祖還真是?”福伯感慨道。
“當然每一個帝王都希望自己的江山能傳至千秋萬代,就連只存活了十五年之久的秦王朝的始皇帝也希望大秦王朝在他的手中能二世三世一直萬萬世的傳承下去,更何況是太祖呢?”我望著唐逸說道。
“言之有理,看來太祖真是用心良苦啊!”福伯有些感觸的說道。陸霜附和的點了點頭。
眾人見書房裡再沒有可看之物,便從書房的退了出來。唐逸望了望書房,漫不經心的道:“唐少俠,下一步我們該如何打算,總不會就在這長長的內殿裡穿來穿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