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委員本來想拿陳媗太早在班裡提及春遊的事了,搞得所有人的心思都圍繞著春遊轉,分散了學習的精力這一點來杯葛她,但是班裡的同學都已經被陳媗所鼓動了,倒反過來勸她說早點定下來反而會讓他們更安心地期待春遊的到來。
於是生活委員感覺更嘔氣了。
同時對於陳媗這個人的反感到了極點,心道難怪先前陳媗再怎麼去討好、凌蓁也一直堅定不移地對這個女人保持距離,想必就是一早就看穿了這個妖豔賤|貨狼子野心的真面目!
大概是出於同仇敵愾的心理,這生活委員倒是對凌蓁變得比以前更樂於親近起來,不過凌蓁除了對陳媗特別疏離之外,對其他同學也是疏離的態度,因此生活委員想要因此與凌蓁一起痛斥陳媗的目的也只能落空了。
離踏青的日子越來越近,當中的第一天中午安排了所有人一起動手野炊的專案。每個人途中想吃的零食可以安排每人自帶,但是這野炊所需要用到的食材肯定是要班裡統一採購的。
生活委員心裡有氣,又聽陳媗說起這件事時一副頭頭是道的樣子,索性就把這個任務推給了她。
陳媗還真的老實不客氣地攬了這事,然後大張旗鼓地先是讓大家把想要吃到的食材或菜式報出來,由她統計出結果之後又讓大家進行投票,取人氣值排在最前列的四個菜式而定下來。
這不是跟自己的處理方式一模一樣嗎?那先前陳媗在那裡誇誇其談個什麼勁?她還以為陳媗有辦法不增加預算而弄來所說的那些食材或是會給煮出那些大菜呢!
生活委員氣得捂著心口直咳咳,她覺得自己快吐血了。
讓大部分人期待、讓生活委員憂鬱的踏青日終於還是到來了。
地點是鳳城與鄰城之間的千青山。
別看高中三個年級18個班坐包車時串成了一條十八輛大巴的車龍看起來浩浩蕩蕩的,但是這六七百人撒進一座山裡還真的沒有形成多大的規模。
千青山已經被打造成相當成熟的風景區,飲食、住宿等等配套設施也相應齊全,從山腳到半山腰再到山頂,沿途分別散佈著不同功能的服務站和商鋪,在山裡住個幾日完全沒有問題。
按照定好的流程,凌蓁他們到了千青山後先分散開去遊覽了山腳的百花谷等幾個景點,將近中午時就到燒烤場集合。
說是燒烤場,但為了迎合遊客的需求,裡面並不單提供燒烤炭臺和用具,當中有一半的區域做成了柴火土灶,就是專門用來提供給像凌蓁他們這樣由學校組織來集體遊玩的學生團體的,因為通常他們都會有“野炊”這一個保留專案。
但是在野外草長林密的,也不能讓一群孩子亂選地方玩火,因為一個不小心燒起來的話,造成的損失將會是難以想象的。
除此之外,如果覺得柴火土灶還滿足不了獵奇(熊孩子玩火)心理的,還可以在燒烤區域與柴火土灶之間的那一小片地方自己挖個坑用木材去搭那種簡易的三角架。
為了讓每個同學都有發揮的機會,凌蓁所在的高二(1)班所採用的是每六人為一個小組,每小組做四個菜式,完成之後六個小組再將作品彙集到一起,讓所有同學自由選擇試吃,最後評選出最佳小組的做法。
因為班裡的座位排列剛好是每排六人,因此以往都是預設按照這個來分組的,但是這一次陳媗慫恿著眾人搞新意,不按原來那樣分組了,而是全班人一起參與抽籤,抽到哪組算哪組。
結果陳媗、生活委員還有凌蓁三人就抽到了同一組,真是冤家路窄。
凌蓁倒是沒什麼,反正燒菜她是不會去燒菜的,除了燒菜之外,最好也不要讓她料理食材,除此之外的其他工作她倒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