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畢生所學已經掏光,只好現學新的了。
凌蓁慶幸,好在還有一個多星期之後小傢伙就要去幼兒園上學了,到時她空閒的時間多了,每天中午可以拿自己當小白鼠試吃新學習的菜式,等過關了再做給小傢伙吃。
養這個包子跟以前養陸姝,真的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感受。
除了因為陸姝對食物上沒什麼要求給什麼吃什麼超級好養,而蔣晗卻是個吃貨、雖然不挑食,但是拒絕總是短時間內吃同一種食物太頻繁之外,跟陸姝對她從不說不相比,小傢伙雖然軟萌,卻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並且喜歡用撒嬌賣萌的行為爭取她的同意。
換句話來,在相同的年齡段裡,蔣晗比陸姝的膽子大,也更有自主意識。
對於她的話,小傢伙也不會違抗,但雖然照做了卻表現得委委屈屈,而且他還不是故意的,他只是不懂得掩飾自己。
譬如凌蓁要求他平時晚上十點之前就要睡覺了,有時候他玩得入迷了,到了九點半凌蓁提醒他該洗漱了時,他就試圖拖時間:“媽媽……晗晗再玩一下下可以嗎?十分鐘?不,五分鐘?那……三分鐘?”
作為家長,怎麼可以總是縱容孩子呢?那是溺愛,會把孩子養歪的!凌蓁堅決維護自己訂下來的規則,不當出爾反爾的熊家長:“不可以哦,說好了是九點半洗漱十點準時上|床睡覺的,說到就要做到。”
這跟企業裡訂下行為規則需要員工去遵從是一樣的道理,要是規則能夠輕易被打破一次,那接下來就會有無數次有人試圖去打破了。
“可是明天是週六,不用上學……”小傢伙雖然聽話地離開了玩具,但是嘴裡卻嘟囔著,還頻頻回頭、目光依依不捨地流連於玩具中,眼圈都紅了。
凌蓁:“……”
凌蓁見狀在心裡反省:是不是不應該給他買什麼益智玩具?這娃也忒愛動腦了,這一玩還沉迷下去了可怎麼破?
她記得先前養陸姝時也惦記著給她早些開發智力,讓人做了不少類似的益智玩具給陸姝,當時陸姝每次都像完成什麼任務似的,到了她規定好的結束時間後就非常乾脆地頭也不回地離開玩具區的。
現在想想,陸姝的表現好像還有點迫不及待的意思?
哪裡像蔣晗這樣的,簡直恨不得直接長在玩具堆裡了。
凌蓁思量著這莫非就是男娃娃和女娃娃的不同?
她突然想起先前讓系統幫忙找了不少育兒寶典,當時因為接踵而至的一堆事情,她還沒有來得及去研究,現在正好抽個時間看看。
【這麼多?】一開啟電腦裡系統給整理出來的資料夾,凌蓁就嚇了一跳。
這密密麻麻的檔案,一個27寸螢幕還放不下得往下拖,所以小崽子真的是一種無比複雜的生物,光是從四歲養到六歲兩年期間就能生出這麼多心得來。
而這種資料夾還有好多個,系統把所蒐集到的資料每兩年建一個資料夾,譬如“0~2歲”、“2歲+~4歲”、“4歲+~6歲”……一直到“16歲+~18歲”。
光是看到這些資料就能感受到一條漫漫的養兒路在面前鋪開,道路彎且長,從起點看不到盡頭的那種。
不過什麼時間做什麼事,四歲以前的階段已經過去,六歲以後的階段還未到來,目前只需要專注於四六階段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