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這幾天她也忙得很,和彈匠確定了被子大小之後,就開始縫被套,做嫁衣,給林學善做新鞋。
匆忙之中,也無法去繡什麼花樣子,只能先做起來,林姜氏和林金花是男家人,也不能幫忙。
但何玉琴機靈,將應該給婆家做衣裳的布料,直接送給了林姜氏,這樣林姜氏就可以自己做了。
給小姑子的禮,也是這麼做的,這樣她的擔子就輕了不少。
這幾天裡,林燕娘在忙著做針線活兒,大房這邊也同樣如此。
而六月十五,林富貴和林學善一早就趕了驢車去鎮上,何掌櫃夫婦早在那天就憑著婚書到衙門裡解釋了原由,獲得了可以出鎮到大溪村兩天的許可。
而這許可上,還得有大溪村村長的簽字畫押。
為了出嫁的問題,何掌櫃又和村長談好,讓閨女認了乾爹,讓閨女做為村長家的幹閨女身份,直接從村長家出嫁到林家。
鎮上事務雖然不用報到雲靖寧那裡,但衙門裡卻是每一樁、每一件哪怕是些雞毛蒜皮,也都細細記錄在冊。
各村裡的人可以進鎮採買,但都是在北征軍守兵的監督下完成,而且由各村村長和耆老們擔保。
鎮上人家不能隨便出門、不能躥門、更不能隨便出鎮,防的就是怕訊息走漏,怕有北漠細作混在其中串通訊息,搞出事端。
哪怕是人心惶惶,也好過毫無敬畏之心。
鎮上的事情,林燕娘並不清楚,但衙門裡的人來村裡清點戶籍、登記各村人員情況一事,她卻是聽說過的。
她沒有出過門,院門一直關著,每天也就是去自家、回新家。
村裡人見她都不開院門,男人又出門做工去了,平日裡也沒什麼相熟的人,自然也就沒人過來她新家串門兒。
不過讓林燕娘有些疑惑的是,聽說其他村裡都是家家戶戶清點過人數的,為何到了大溪村,只是找村長和耆老們瞭解情況,都沒過畈這邊來?
聽爹打聽回來的訊息,說是村裡就添了雲三這個新戶,但因是關內來的,如今又是運軍糧隊伍裡的人,衙門裡的人只負責登記,甚至沒有多問。
而何玉琴姐弟的情況,也做了登記,其他各家都無變化。
在這樣搜查式的清點各村情況後,村子裡又恢復了安寧,轉眼就是林學善成親的日子。
和外頭的緊迫相比,村子裡確實是恢復了平日的生活,就連嫁娶喜事,也照樣辦得熱熱鬧鬧。
因何玉琴認了王村長做乾爹,昨天何掌櫃夫婦就住在王家,何玉琴姐弟也過去了,一家人團聚自有說不完的話。
一些傢俱還在打製,親事趕得急,木匠那兒卻沒那麼快,好在棉被鋪蓋都弄好了,一頂紅紗喜帳則是在買布時直接買現成的。
其他首飾也還有不少,有當孃的往年積攢的、有何玉琴平時就買下的,也有幾盒金頭面是新買的。
就算一切都那般倉促,這陪嫁也是極風光隆重了,自也是讓村裡人悄悄議論不已。
當然說來說去,還是要拿初六那天林燕娘出嫁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