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歷史軍事>盛唐輓歌> 第247章 蘭州密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47章 蘭州密議 (1 / 4)

蘭州,自古就處於邊關地區,又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還是民族大融合的交匯樂土。

長期有北方的匈奴、突厥、鮮卑、回紇、蒙古、吐蕃、西夏等遊牧民族曾經在此放牧,也在此繁衍生息。黃河、苑川河、雷壇河、莊浪河等河流匯聚於此,使這裡既是邊關重鎮,又是水路、陸路要害。

走北方驛道可達涼州武威城,往西則可抵達鄯州,往東北沿著黃河則可抵達靈州。

這裡是典型的“兩山夾一水”的地形,易守難攻,且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雖然現代蘭州的農耕經濟已經很有些歷史沉澱,但和後世某些人幻想的情況有所不同。在唐代時,蘭州依舊是以放牧經濟為主,農耕經濟為輔。直到元、明時,才因為漢民的大量開邊在此定居,使這裡成為了一片以農耕為主的區域。

幾天之後,方重勇帶著親隨,以及尚未成型,僅有數千人的天威軍,從鄯州城出發,浩浩蕩蕩奔赴蘭州。在抵達蘭州之後,他讓哥舒翰接管了蘭州城的城防,然後一邊在天威軍中臻選銀槍孝節的猛士,一邊等待王忠嗣的到來。

王忠嗣從河東那邊過來,必走蘭州,兩人總是要碰面的。不得不說,方重勇的安排可謂是考慮周全。

果不其然,他到蘭州屁股還沒坐熱。兩天之後,王忠嗣便帶著一千親軍,還有以李光弼為首的數十人親信將領,一同抵達了蘭州金城。

大概是擔心補給不便,所以王忠嗣身邊的兵馬不算很多。但他身邊的將領可真不少,這些人若是去了鄯州,那幾乎是可以將隴右邊軍高層大換血!只看王忠嗣怎麼安排了。

金城外,黃河岸邊。

前來迎接王忠嗣入城的方重勇,看了看自己身邊的何昌期、王難得等寥寥數人,又看了看自家岳父身邊,那數十人規模的龐大武將團。

他也不得不承認,自己之前對於大唐邊軍的潛規則玩法,以及對時代發展的脈絡,產生了一點點理解偏差。

安史之亂以前,雖然大家都知道安祿山要謀反,但安祿山乾的事情,卻幾乎是所有邊鎮大佬都在乾的。

舉個例子,比如說安史之亂後,李光弼與郭子儀不和,起因便是因為郭子儀是安思順的親信,而李光弼則類似王忠嗣義子。

王忠嗣被冤貶官,接替他的便是安思順,這讓李光弼懷疑是安思順那邊的人在使壞。

其間是非且不去說,只是這裡面邊鎮武將自上而下抱團的姿態,大概也是一覽無遺了。

這些人與安祿山的區別只在於:天寶末年的時候安祿山造反了,他們暫時還沒有,卻也不能排除謀反的可能性。

拋開政治意圖不談,將這些在邊鎮抱團的武將群體,看做是“有能力有實力的潛在造反集團”,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代宗時期的僕固懷恩謀反與德宗時期的涇原兵變,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他們暫時還不是藩鎮,但已經有了藩鎮的雛形,只是缺乏一個契機。藩鎮所需的一切內因,都在持續發酵之中。

“這麼久沒見了,怎麼見到某就發愣啊!”

王忠嗣大步上前拍了拍方重勇的肩膀大笑道。

“岳父裡面請,小婿已經略備薄宴,為岳父接風洗塵。”

方重勇恭敬行禮道。

“嗯,甚好,同去!”

王忠嗣微微點頭說道。

二人並肩而行,王忠嗣忽然感慨嘆息道:

“一晃這麼多年過去了,某最慶幸當初沒看錯人。

我那女兒眼高於頂,性子也不怎麼好,婚後她沒有為難你吧?”

王忠嗣不動聲色問道。

“確實不太行,幾下就沒力氣了。”

方重勇想著家國天下的大事,有口無心的隨便應承了一句,說完才發現自己說漏嘴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