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歷史軍事>盛唐輓歌> 第133章 我們是講道理的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3章 我們是講道理的 (2 / 4)

“嘿嘿,這個使君倒是不必太擔憂了。”

王思禮嘿嘿笑道。

他湊過來壓低聲音說道:

“咱們浴血奮戰保護了沙州的安全,維護了這裡通往西域的商道。

那些吃得腦滿腸肥的胡商們,怎麼說也得意思意思吧。

他們要是不給咱們意思意思,那就別怪咱們不夠意思了。”

王思禮臉上出現了方重勇非常熟悉的笑容,當初他在辛雲京臉上也看到過。

對方想表達什麼意思,其實已經不言自明。

在河西,連一口乾淨的清水都是要錢的!唐軍將士們消滅了入侵沙州的吐蕃人,這些安然享受和平紅利的商人們,真就可以心安理得的一毛不拔?

那可得問問拿著刀的丘八們願意還是不願意了。

當然了,在方重勇看來,很多事情確實是要辦的,但是氣氛不能搞得那麼僵硬。

所謂軍民一家親嘛,胡商也是民,不要對他們太兇惡了。只要這些人該交的錢一文不少的交了,那麼豆盧軍還是他們的守護神,保護他們在這一段商路上的安全。

說話要和氣,腰間掛著橫刀就好,沒必要手裡拿著刀子到處嚇唬人。

當然了,吐蕃雖然敗了,但潰兵也多,商路暫時不安全,冒出幾支在商路上打劫的吐蕃軍亂兵隊伍,那也很正常吧?

豆盧軍兵力有限,精力亦是有限,當然沒辦法面面俱到,只能“有選擇性的”保護一部分商人了。

想明白這些事情以後,方重勇微微點頭說道:

“咱們是威武之師,仁義之師,是要講究形象的。

我們跟那些連俘虜身上穿著的衣服,都要扒下來的吐蕃人,是完全不一樣的。

他們是賊,我們是官,必須要讓沙州百姓們都看明白這一點。

如果那些胡商們不願意支援沙州地方的建設,那就算了,不要強求。

所謂人各有志嘛,強扭的瓜不甜。

同一件事,要允許別人存在不同的看法,這也是求同存異嘛。我們的胸懷是寬廣的,容得下不同意見的人。

不過這通往西域的商路也不怎麼安全,豆盧軍平日裡軍務繁忙,也只能去救援那些大力支援沙州建設的胡商隊伍。這便是人力有時而窮嘛,咱們也不能苛求軍中的戰士,變成那些連一文錢都拿不出來的商賈們,他們的僕從對吧?

所以如果那些沒有交錢支援沙州建設的胡商們,被人劫掠後向我們求援的話,那府衙這邊也只能視情況而定了。有能力盡一份力的,我們自然盡力。

要是豆盧軍軍務不忙的話,那就去救援一番,無傷大雅;要是軍務繁忙的話,那就恕我們愛莫能助了。畢竟親疏有別,人各有志嘛。志向不同的話,那也沒法當做親朋一般,是這個道理吧?

將這些話告知那些胡商們,由他們自己選擇吧。”

方重勇侃侃而談,語氣溫和的對王思禮說道。

這文化人說話,就是不一樣啊!

王思禮心中大為震撼,方重勇這番話說得太妥帖了。

中晚唐和五代十國丘八們鬧軍餉的時候,常常都在節度府門前立下一根大木頭,丘八們上前輪番展示“行為藝術”,劈砍木頭以展示“雄武之氣”。

看到這一幕的節度使,不是求爺爺告奶奶的吵著要返回長安離開是非之地,就是趕緊的把錢準備好,湊齊軍餉發放下去,以顯示“體恤士卒”。

節度使主動發軍餉那才叫“愛兵如子”;丘八們殺進府衙要錢,那就是兵變了!

這跟方重勇說的那些道道是一樣的。

沙州府衙是什麼身份,怎麼能像叫花子一樣找胡商們討要“保護費”呢?

胡商們難道就不能“感激涕零”,然後主動獻上軍費?

這裡頭有一個“識時務者為俊傑”的潛規則,就看這些自詡精明過人的胡商們夠不夠聰明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