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歷史軍事>盛唐輓歌> 寫在國恥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寫在國恥日 (1 / 2)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而國恥日的歷史教訓,似乎更加深遠一些。

穿越者為了某種“盛世情懷”,希望可以改變過去,其實這種想法是人之常情。比如說穿越者穿到918,就希望能改變喪權辱國的種種屈辱。

想法很好,但基本上沒有實現的可能。

穿越到唐代亦是如此。

開書前我再三斟酌,要不要走“上層路線”。後來發現,除非是放棄歷史固有的邏輯,否則死路一條。

這便是很多讀者經常跟我說的:歷史可以不講邏輯,但歷史文必須講邏輯。

打個比方。

每天出門,我在理論上都可以撿到一百萬。如果真的有所謂無所不能的神,而我又是“神選之子”自帶幸運光環。透過這樣的巧合,便能使我過上很好的生活了。

那我作為一部的主角,為什麼還要努力?我努力的意義何在?

再比如說,我是個身無分文的鳳凰男,就因為長得帥,哪怕啥也不會還瘋狂劈腿。在無所不能的神的照拂下,透過一系列的“巧合安排”,也可以娶美妞,走上人生巔峰。

既然這樣,我努力的意義何在?看書的讀者,認為“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這種邏輯套用到歷史文裡面,是很可怕的。這已經不是書好不好看的問題了。

很多看起來的歷史悲劇,其實只是歷史的選擇,錯過了A,還會有B。前面不栽跟頭,後面就免不了吃大虧。歷史浩浩蕩蕩就像是大河一般,擋是擋不住的。

關鍵在於後人是如何看待那一段歷史的。

因為歷史是殘酷的,蒼茫的,無情的。

不談國內,我就說波蘭。

這個國家在歷史上幾次被滅國,又幾次被扶持起來。

但是這個國家的“人民”,有沒有從這些悲慘的歷史當中得到教訓呢?

從我所知的情況看,答案是幾乎完全沒有吸取什麼教訓。

現在的波蘭,依舊跟幾百年前一樣,毫無長進。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歷史這個老師在那裡站著。它講述知識是一視同仁的,甚至不分國籍。本國人同樣可以從外國的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

但它的學生,也分上進好學的,跟不知長進的。

過去的事情便已經過去,無法改變,關鍵在於,它的後人,會怎樣看待這段歷史,從中又能得到怎樣的經驗與教訓。

如果說歷史文和一般當樂子看的有什麼區別,恐怕也就在這裡了。

那麼再把話說回來,現在這本書為什麼不走“上層路線”呢?

因為大唐的統治階層,已經徹底腐朽。前面數百年積累的弊端,在這個時候,也到了要徹底轉型與清算的時候。

帝國制度的轉型,草原與農耕的混合型統一政權,正在蓄勢待發。

是變成漢人版本的“大元”,還是繼續萎縮,祛除草原血統專心農耕變成“加強版大宋”?

多民族國家治理的轉型,這個時至今日,都是世界性的課題。強如美利堅,也只能跪在地上嘴硬,黑命貴一浪接一浪。

商品經濟方興未艾,要如何擺脫原有束縛,走向更高的層次?

中央集權於皇帝本人的模式已經走到盡頭,是繼續向前走變成皇權被削的“內閣制”,還是開歷史的倒車回到“古典模式”變成“加強版秦始皇”?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