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歷史軍事>盛唐輓歌> 第680章 亂局再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80章 亂局再起 (1 / 4)

關中朝廷,為了應對這次的軍事行動,有如下部署:

南路軍由李寶臣掛帥,大軍主力也在這裡,原本屯紮潼關,現已攻克洛陽。

北路軍由馬璘統領,屬於偏師,計劃是走軹關,趁機奪取河陽三城,但此刻仍然屯紮蒲州。

北路軍須聽從李寶臣號令,原定兩軍會師於洛陽。

而後勤基地設在華陰縣,距離潼關與蒲州兩地都不算遠,糧道可以保證。

這種安排偏保守,四平八穩。後來的戰況,證明了北路軍的佈置,沒起什麼大用。

既然是按兵不動,北路軍主將馬璘,自然是在蒲州內都要淡出鳥來了。他聽聞李寶臣在新安縣附近慘勝控鶴軍,心中對這位主帥不以為然。

以多打少,還是打的殘兵,打成這個樣子,用“勝之不武”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

但不管怎麼說,贏了就是贏了。馬璘不可能公開質疑李寶臣的功績。

上兵伐謀,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能做漁翁,怎麼說也是本事。

獲勝的訊息傳到蒲州,傳到關中,傳到長安,引起的反響很大。

控鶴軍當年屠長安,死在他們手裡的權貴可不少。如今李寶臣收拾了控鶴軍,關中天龍人都是感激涕零。

只是,這不關他馬璘什麼事。

這天,密切關注戰局的馬璘,接到了李寶臣下達的軍令:北路軍即刻開拔,在風陵渡上船,然後順流直下,前往河陽三城,並在此換防。

自有軍隊接管蒲州防務,無須馬璘操心。

目前,管理著河陽三城的,是李寶臣嫡子李惟嶽,麾下都是些傷殘弱兵。換強軍接管要地,倒也是常事。畢竟,李寶臣還要守洛陽呢。

這個命令看起來沒什麼問題,馬璘接了令,立刻就準備開拔。然而副將孫志直,卻是將馬璘拉到一邊,似乎是有話要說。

“馬將軍,這個軍令有問題啊!”

蒲州城城頭簽押房內,孫志直面色凝重說道。

“有問題麼?馬某沒看出來有什麼問題啊。”

馬璘一臉疑惑問道。

馬璘三十多歲,正值壯年。他自幼便在軍中,比較耿直,彎彎繞繞的那些東西懂得不多。

不過孫志直是隴右豪強出身,過往跟西域胡商打交道極多,心思縝密。

他一看就察覺到這份軍令不太尋常。

“問題不在於軍令的真偽,而在於李大帥的心思。

現在這個時候讓馬將軍接替河陽三城,這可不是人之常情啊。”

孫志直不動聲色的說道。

馬璘頓時面色嚴肅起來,不像剛才那般漫不經心。

他請孫志直坐下,又命親兵屏退周圍閒雜人等,這才回來,低聲詢問道:“此話怎講?”

“若是之前沒有打敗控鶴軍,攻打河陽三城可謂是最艱險的任務,讓馬將軍執行是應有之意,也符合李寶臣的小心思。

可是此一時彼一時也!

奪得洛陽之後,河陽三城便有了後援。西面軹關,有朝廷的兵馬,西南有潼關,東南有洛陽,都有朝廷的兵馬,可以互相支援。

如今安守忠授首,李懷光殞命,已經沒有什麼大戰惡戰要打了。

李寶臣將這個地方讓他兒子混軍功是正常的,反倒是讓馬將軍跟他兒子換防,很不正常!

有軍功,李寶臣自己拿著便是,他高風亮節送給馬將軍,這有可能麼?”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