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歷史軍事>盛唐輓歌> 第671章 軍中缺良將,汝當勉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71章 軍中缺良將,汝當勉之 (1 / 4)

談了一個時辰,大欽茂失魂落魄的走了。

前些時日,他寫信給女兒大貞慧,問她在方重勇身邊如何,是不是受寵之類的話。

結果收到了回信,已經改名為羅莎的大貞慧在信中說與方重勇“甚為相得,人生大幸不過如此”。

因此大欽茂認為此番搞定出兵的事情,應該還是挺容易的。畢竟這個局他已經布了好幾年,循序漸進已經鋪墊好了,不可能失手!

然而,方重勇開出的條件卻有點嚇人。

這位方大帥明確提出:若是要出兵,渤海國必須割讓“渤海國五京”中的“東京”龍源府,也就是琿春一帶的土地,包含了圖們江的出海口。

當然了,名義上不叫割讓,叫“自治”。

土地他要,人要不要無所謂,其地所有子民大欽茂都可以帶走。汴州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到處都是。遷徙數萬人去那邊開荒,沒有任何難度。海船可以保證後勤,只要不深入到內地,物資補給沒有任何問題。

以傳統的陸權觀點來看,大唐控制這裡,無異於痴人說夢,力量投射鞭長莫及。

但若是以海權的觀點來看,這裡是東北亞的重要港口,已經有成熟的航線。以海船為主的話,汴州軍不僅能控制海港及周邊城池,甚至還可以活得很滋潤。

換言之,方重勇對東北亞的領土沒有野心,也知道力量不可能達到,他沒法滅了渤海國以後實控這裡。

只不過在這裡插一根釘子,以海路為支撐,發展海貿,這也是很大的一個局。

其影響最起碼以數十年,甚至百年來計算。

或者說,這是大欽茂奪取國主之位以後,方重勇安排的新地緣格局。大欽茂只是其中的一個棋子罷了。

人算虎,虎亦算人,方重勇可沒跟大欽茂講客氣,該算的賬,一筆一筆都寫在紙上,算得明明白白。

這些事情,方重勇都是以書信的形式,當面交給大欽茂的。白紙黑字說得明明白白,不玩文字遊戲,事後誰也不能抵賴。

大欽茂無話可說,渤海國的土地分五京,也就是五座大城來治理,現在五京便去其一,被砍了一塊那還叫渤海國麼?

他只好說回去考慮考慮,實在是不敢貿然答應。

方重勇開出的價碼,正好在踩到了大欽茂的底線上。更過分一點,比如說把他扶持為傀儡,那樣大欽茂會直接拒絕。

價碼開低了,比如說只索要些財帛駿馬之類的,那樣汴州軍等於是在幫大欽茂打工。

而有了龍源府,方重勇就不需要大欽茂親力親為幫他收集戰馬了。只要汴州軍一部在龍源府屯紮,良馬就能源源不斷輸入中原。

索要財帛那是一頓飽,控制龍源府那是頓頓飽。

方重勇開出的價碼,顯示出他的戰略眼光遠超常人,落子又穩又狠,絕不會把力量虛耗在無聊的地方。

當然了,大欽茂可以選擇什麼都不做,只當一切都未發生。然後繼續在方重勇麾下打工,繼續在登州這裡虛耗時光。

大唐國內有很多他這樣的“外國人”,已經接受了唐人的身份,有的甚至一輩子也未離開大唐。大欽茂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說到底,方重勇並未逼迫他去死,只是明白無誤的告訴他:要奮鬥就會有犧牲。

回到自己的居所後,大欽茂權衡再三,最終還是決定全盤接受方重勇給出的價碼。

找汴州借兵,奪取國主之位,事成之後得到的財帛,可以用來籠絡親信,發展生產,穩定民生。

不用交給汴州軍,方重勇也在信中保證大軍過處秋毫無犯。

只需要大欽茂將龍源府轉交給汴州這邊即可,並且,要以國書的形式走完程式。某種程度上說,這也算是各取所需了。

如若不然的話,汴州軍在渤海國“中京”顯德府大掠三日,那只是基操而已,搞不好王宮都會被劫掠一空。

想到這裡,大欽茂似乎又不覺得難受了。

方清這一刀切得很實在,該拿的拿,不該動的摸都不摸一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