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歷史軍事>盛唐輓歌> 第714章 這裡的夜晚靜悄悄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14章 這裡的夜晚靜悄悄 (1 / 4)

盧杞對魯炅說要回襄陽,向李璬稟告不能進兵的事情。魯炅也沒多想,派人將盧杞送出洪州地界就沒再管這件事,畢竟,他還要防備著汴州軍可能的突襲,沒時間陪盧杞耗著。

然而當盧杞來到建陽驛後,便吩咐隨從外出了一趟。待隨從回來後,帶回來了一個胖乎乎圓滾滾的中年人,身著錦袍,一副商賈打扮。

建陽驛是江陵到襄陽之間,一個規模巨大的驛站,甚至可以說是唐代最大的交通要衝之一。它是由一個軍隊所築的土城改建而來,毗鄰陽河,因此而得名。

當年,以長安為中心,向外延伸出七條重要驛道聯通全國,這七條驛道就有南北與東西兩條主要驛道,在“建陽驛”交匯,足見其重要。

荊襄朝廷在這裡屯紮重兵,相對比較安全,因此這裡也是南來北往的旅客商賈,喜歡暫住的地方。

此時已經入夜,時不時有夜貓子叫春的聲音傳來。廂房內的桐油燈,隨著門縫裡吹來的微風而搖曳,將盧杞的影子投在略顯斑駁的土牆上。

他站在桌案前,指尖摩挲著鑄造銅錢所用的模板,臉上的神色淡然,讓人看不出喜怒來。

跪在地上的鹽商劉富不斷叩首,腦門磕在青磚上咚咚作響,苦苦哀求道:“侍郎饒命!私鑄官錢可是誅三族的大罪啊!”

“你也知道誅三族啊?”

盧杞忽然變臉,上前抬腳踩住劉富的手掌,碾得指骨咯咯作響。

他似笑非笑的看著對方那已經疼得扭曲的面孔,忍不住嗤笑道:“讓本官幫你回憶一下吧,去年你往江陵運私鹽的三條船,被顏真卿的人查獲,那可是本官親手幫你收拾的局面。要不是本官出面,那時候你就誅三族了,還要等今日麼?”

盧杞從袖中抖出一張泛黃文書,在劉富面前抖了抖。

事情他雖然料理了,可證據卻是留下了一籮筐,就是為了鉗制劉富這個鹽商。只要他樂意,明日讓劉富滿門抄斬也是輕輕鬆鬆。

這就是權力的威能!

“私鹽都販了,搞點私錢難道不是件小事麼?不要說你家在建陽驛後面那山洞裡的爐子,是用來給你烤火用的。

本官的意思,你明白麼?”

盧杞笑眯眯的問道。

劉富渾身僵住,任由冷汗浸透葛衣。當盧杞將鑄錢的模板塞進他懷裡時,那混著桐油的奇怪臭味鑽進鼻腔,像條冰冷的蛇一般。

“事情不麻煩的。

你鑄造個幾千枚就行了,按銅九鉛一的比例。鑄造完以後,三枚給本官,其餘的,投放到洪州豫章去。事情做乾淨點,讓販夫走卒們用這些錢,知道了麼?

散發這些錢的時候,記得要說你們這是魯節帥鑄的錢,比官家的錢實在!你們願意一枚換一枚,不折價!給城裡的流民與地痞去辦!”

盧杞的聲音沒有一絲感情。

這一招本來是他用來對付顏真卿的,不過現在似乎不需要了,藉著此事,也可以將顏真卿拉下水。

這就叫一石二鳥!

劉富信誓旦旦的保證道:“請盧侍郎放心,劉某跑汴州販私鹽的時候,路過洪州,頗有些人脈,此事一定能辦好。”

他好像說了什麼了不得的事情,但是盧杞不以為意。因為誰都知道,汴州那邊的鹽便宜,從汴州出來的鹽,“公鹽”也就等同於私鹽了。

每年都有大量荊襄的稻米,走水路透過長江到洪州,再從那邊販運私鹽回荊襄牟利。做這種買賣的人又不止是劉富,沒必要深究。

荊州朝廷雖然改革了鹽稅,企圖從中獲得支援朝廷開銷的大頭,但收效甚微。

因為私鹽太香了,利差十倍不止!這哪裡是行政命令能擋住的呢?

鹽商劉富頗有執行力。

五更梆子響時,鑄銅用的鼓風爐已在驛站後山洞點火。

赤膊的工匠師傅將銅汁倒入鑄錢的模板,劉富盯著流動的金紅,他想起盧杞臨行前的耳語:“讓這些錢從豫章黑市流出去,要讓販夫走卒都傳魯節帥的錢比官錢實在。“

“盧侍郎好毒的心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