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杭州城很大,乾道《臨安志》卷二引《九域志》載:隋杭州城“週迴三十六里九十步。”
周長大約是唐代長安城的三分之一多點。
但是杭州城是楊素築的,由於其並非宇文愷那樣的科班出身,加之最初設計是用於軍事等原因,所以杭州城先天不足的地方相當多。
第一個不足,就是杭州城的池形狀呈現南北長,東西短的形態,長度起碼是寬度的三倍以上。這就讓城池的周長很大,但面積卻相對較小,而且增加了駐守的難度。
第二個不足,是缺水。
聽起來很荒謬,卻又是不爭的事實。
沒錯,杭州城可以說四面都是水,無論是淡水和海水都不缺,甚至可以說是個“泡在水裡的城池”。
但是城內卻是缺淡水。
普通百姓取水要去城外,城內雖然有井水,但並不足以給全城人使用。
至於“淡水鹹化”的相關問題,都是百姓之苦,不提也罷。
第三個不足,也是最關鍵的一點。
杭州雖然是運河的重要節點,但和開封一樣,運河在城外,不在城內。沒法安全的接受來自運河上游的補給。
方重勇前世歷史上,杭州是在安史之亂後,才從中樞到地方,從德宗時期到唐末,有許多官員參與建設,對這座城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建與完善。增加了很多基礎設施。
這才有了後面富甲一方的杭州。
如李泌、白居易等人,都對杭州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
所以此時的杭州城,如果以後來的觀點來看,可以說爛到了極致。
本身有十分的潛力,卻連一分都沒有發揮出來。
當車光倩順利在杭州以北的灘塗登陸,順利接管杭州的防務後。
他這才恍然大悟,明白為什麼城中的守軍,居然如此聽話順從的將兵權交出來了。
實在是因為杭州這裡的坑,真的太大太深了!
此時此刻,車光倩站在杭州城北面的城牆上,觀摩著城外的賊軍,正在三三兩兩,懶洋洋的挑土,試圖將唯一進入城內的河流填平,忍不住一聲長嘆。
“方大帥居然也會坑人,這是車某第一次遇到。”
車光倩忍不住對副將劉文喜吐槽了一句。方重勇以前的軍令都是很靠譜的,但這次不同。
非常坑人。
“那……車節帥,難道我們接下來撤回登州?”
劉文喜一臉驚詫問道。
“要是回去,車某這張臉還往哪擱?”
車光倩像是看傻子一般看著劉文喜反問道。
他懶得搭理自己的副將,眼睛始終盯著城外。
“賊軍想渴死我們,堵住了清湖河,城內便沒有足夠的水可以用了,必須解除包圍才行。”
車光倩眉頭緊皺,喃喃自語說道。
“車節帥莫慌,末將有一計,可破袁晁。”
劉文喜一臉嬉皮笑臉的,湊過來小聲說道。
“計將安出?”
車光倩頓時來了興趣。
“可以這樣子。”
劉文喜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下。不得不說,他的鬼點子還是很多的。
“言之有理,那今夜便可以行動。”
車光倩微微點頭說道。
袁晁的軟肋,其實是明擺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