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拘謹,你我之前已經見過了。”
府衙書房裡,方重勇對之前已經見過面的李勉擺了擺手說道。
李勉實在是太緊張了,脖子都是僵直僵直的。
“拜見官家。”
李勉對方重勇叉手行禮說道,哪怕方重勇很隨和,他還是感覺很緊張。
“聽聞你是宗室出身吶,難道對本官沒什麼意見麼?
外面很多人,都說本官是大唐的曹操呢。”
方重勇很是隨意,用開玩笑的語氣詢問道。
壞了!
李勉心中暗叫不好。
他的宗室身份,是這次科舉最大的阻礙。
李勉是李元懿的曾孫,而後者是李淵的第十三子。說是宗室,以前盛唐還在的時候,佔到的便宜也相當有限。
宗室成員太多了,非太宗一脈的,除了姓氏相同,其他啥也不是!
要是比血統,李勉甚至還比不過蕭復。因為蕭復的母親,是基哥的親生女兒啊!
李勉這個李唐宗室的旁支,他都不是太宗這一脈的,真是好事沒他份,壞事跑不脫!
大唐對於他來說或許很重要,但遠遠沒到赴湯蹈火,與國共存亡的地步。
“官家,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官家所做之事,乃是為了天下人,又何必在乎那些愚昧無知之人的妄念呢?”
李勉很是客套的說道,至於其他的,也不能多說了。
“本官原本想拉你一把,但是你考得很好,倒是讓我多慮了。
官府如今在推廣公學,教授百姓識字五百。你願不願意到公學裡面去當教習?
包吃住,但是沒有俸祿,時間為一年。
官府會考察你授課的情況,然後在一年之後授予你官職,看你表現而定。
一般是外放州縣,但也不排除在汴州本地任職。”
方重勇笑道,就像是在聊家常一樣。
“李某願意接受。”
李勉點點頭道。
此事非常出乎意料,但想想也算情理之中。
他們這些考生剛剛來汴州時,就聽說了官府請人開公學,教授百姓識字的事情。
原本李勉還在懷疑,官府哪裡有那麼多錢請人當教習。如今看來,似乎早就挖好了坑,等著他們這些中進士的人呢!
該怎麼說呢,李勉有些不理解。
“官家,李某有個問題不太明白,不知道官家可否為鄙人解惑。”
想了又想,李勉對方重勇躬身行了一禮問道。
“但說無妨。”
方重勇點點頭,沒有推辭。
“鄉學縣學,自然可以提供讀書的機會。官府又何故要多此一舉,辦這種只識字卻不明道理的公學呢?”
李勉有些疑惑的問道。
“官府沒有那麼多精力去教百姓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也沒那個必要,他們自己會明白的。
多一個人識字,便少一個愚民,僅此而已。
本官的想法是很純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