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縣,緊靠渭水南岸。
在方重勇前世那個時候,這個地方被人們稱為“三秦要道,八省通衢”,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它東與華州相鄰,是出華山的必經之路;南與藍田縣相接,西面過新豐驛便是灞橋,西北與富平縣接壤,北與蒲城縣毗鄰,東北面是大荔縣。
簡單說便是隨便哪裡都能去!
守住了這裡,便是守住了長安的東大門。
現在外面的雨雖然一直在下,但渭南縣外,數不清的民夫,正在城外大營附近挖掘壕溝,安插木柵。
渭南縣東塬最北端,是周邊的一處制高點。這裡是一個叫“盧段村”的村落,傳言是南北朝時,一個姓盧的大戶,和一個姓段的大戶,帶著本族人在這裡居住而形成的村落。
一個姓住村頭,一個姓住村尾,村裡的人不是姓盧就是姓段。
如今數百年過去,物是人非,村中大戶也不再是盧氏和段氏了,但卻依舊叫這個名字。
盧段村便是顏真卿所佈置的防禦核心地帶,將大營設在這裡。
顏真卿明白自己麾下這兩三萬人大部分都是魚腩,甚至是烏合之眾。指望他們打勝仗,便跟痴人說夢一般。
可是不在渭南縣佈防,還能在哪裡佈防呢?難道真要把防線收縮到灞橋?
顏真卿很清楚,如果真要那樣做,長安城內的權貴便會倒戈相向。
與其這樣,不如放手一搏。
“你們幾個,去把那前面的地方挖一條溝,雨水匯聚在那邊,就會變成一條水渠!”
大雨之中,穿著蓑衣的顏真卿對著不遠處停下腳步四周張望,正在偷懶摸魚的幾個丘八大喊道。
現在挖溝,雨停了就會變成一條陰溝,成為進攻一方的阻礙。
那幾人聽到顏真卿的呼喊,連忙走過來打招呼詢問。顏真卿對他們幾個面授機宜,這幾人才不情不願的到遠處去挖溝了。
現在下大雨,基哥麾下的那些部曲,都是不可能發起進攻的,這點顯而易見。
下雨的時候,別說視線受阻行動不便,就連弓箭都用不了。那些丘八都是自信滿滿,認為掃平關中根本就沒什麼問題,畢竟現在關中沒有邊軍在,臨時招募的團結兵實在是難堪大用。
所以根本犯不著冒險出擊。
顏真卿就是利用這個時間差,糾集周邊民夫,還有那些團結兵,到渭南縣周邊部署防禦工事。
試圖給基哥麾下的西北邊軍更大阻礙。
“清臣(顏真卿表字),你回縣城歇著吧,這裡有我便是。”
顏真卿的族兄顏杲卿走上前來安慰他道。
顏真卿也不是年輕人了,如此操勞,身體可能會吃不消。顏杲卿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兄長,時不我待,雨一旦停下來,蒲州的西軍便要殺過來了。”
顏真卿苦笑道,一個勁的搖頭擺手,看得顏杲卿滿臉無奈。
方有德手裡有兵,而且是精兵,但是他現在就是不肯出手。
是什麼原因,顏氏兄弟二人心知肚明,那可是他們的老上級。
如果方有德肯出手,那麼他早就該去蒲州鎮守。如此一來,基哥也沒法帶著六萬西軍進入關中。
想到這裡,顏真卿長嘆一聲。
方有德撐不起長安的官僚機構,而這些官僚機構是天子統治天下的關鍵,也是各種“節度使”不能替代國家的關鍵。
二選一,顏真卿只能選後者,因為是他們擁立了李琩登基稱帝。真要鬧起來,方有德會變下一個董卓。
很多矛盾是沒法調和的,過去了的事情,後悔也沒用。
“這裡有我便是。”
顏杲卿又強調了一句。
顏真卿沒話說了,他現在也確實感覺很疲憊。於是微微點頭,回到渭南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