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糧秣,不要兵器,不要輜重,獨要金銀細軟、銅錢絹帛。
這個回覆,這種清單,是蘇有德不曾想過的。
給,還是不給,這是個很嚴肅的問題。
怎麼給是個問題,給多少也是個問題。
令人頭大。
冀州府衙書房裡,蘇有德看著李欽湊,欲言又止。
他將手中的清單遞給對方,臉上那表情似乎在說:你是帶兵的,你覺得該不該給,給多少?
李欽湊瞥了一眼清單,發現上面寫的都是些浮財,就連羊皮牛皮,這種可以直接當錢用的軍需物資都沒有提,不由得感覺詫異。
軍隊要這些浮財能幹啥呢?
他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使君,府衙庫房內可還有金銀細軟、銅錢絹帛這樣的東西麼?”
李欽湊面色古怪,反正在他印象裡,好像是沒有的。皇甫惟明起兵之時,便大肆利用各州各縣府庫裡的絹帛,找河北大戶買糧,以為軍需。
現在他們哪裡還變得出錢來呢?
“糧食還有不少,但錢是沒有的。某看那方清和銀槍孝節軍,他們好像也不缺糧。”
蘇有德恨恨說道,摸著自己的小鬍子,似乎是在想什麼鬼主意。
“蘇使君,沒錢要那怎麼辦?”
李欽湊傻眼了。
既然可以把“瘟神”送走,那就不矯情了吧,瘟神走得越快越好。
至於清單上索要的財帛,其實數量也不是那麼嚇人,在蘇有德等人的心理底線以內。
花錢買平安,一切要等皇甫惟明派兵屯紮冀州後再說。
現在沒錢可就不好操作了。
“府庫裡確實是沒有,但是冀州大戶家中,應該還有些浮財。
現在火燒眉毛也顧不得了。”
蘇有德嘿嘿冷笑道。
“國難當頭”,他哪裡顧得上那麼多啊。
死道友不死貧道!
不過李欽湊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他有些不明白到底要怎麼搞錢。
大戶手中的錢,也是之前官府收糧食賺來的。現在官府又要收一部分回去,人家怎麼可能會願意?
那些人若是像打發叫花子一般,隨便給個三瓜兩棗,也解決不了問題啊!
“這件事簡單,李將軍帶人去那些大戶家中,跟他們商議一下。就說有小道訊息,賊軍已經挖了地道,可以通往信都城內。他們進來不了多少人,也攻不破府衙,卻很可能入城劫掠。
我們兵馬有限,信都城又太大,難免顧不過來。所以讓各家都捐點錢,讓官府多招募一些團結兵巡邏,大家共度時艱嘛。”
蘇有德眼中寒光一閃說道。
反正官字兩個口,好的壞的,有的沒的,都是他在說。
不管是有盜匪也好,還是沒盜匪;
不管是有地道也好,還是沒地道。
都是蘇有德一個人說了算,他說有那就有。
城內大戶,肯給錢的,一切好說,派幾個團結兵去他家門口守著,自然也能保他家平安。
不肯給錢的,那就不派兵。
說不定“盜匪”就要從地道里面鑽出來,去他家打家劫舍,殺人放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