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重勇冷臉解釋道,看向宋州刺史李嘉祐,雙目如電,不怒自威。
看到眾人都不說話,甚至連元結都不好意思開口緩和氣氛(因為汴州刺史肯定是沒兵權的),方重勇輕嘆一聲道:“不帶兵,便無須與州縣共存亡。賊軍來了你們可以躲到開封城。若是把兵權給你們,手裡就那麼點人,賊軍若是來了,你們可還擋得住?擋不住了,是打算投敵,還是打算戰死?
投敵本節帥會親手砍下你們的人頭,戰死又是賊軍砍下你們的人頭,這種事情,是你們希望看到的麼?”
方重勇給在場幾個刺史提了個醒:權力與責任是對應的!可別總想著權力的好處,卻不去考慮責任帶來的壓力!
別把老子當三歲小孩啊!
“節帥說得對,某願意交出兵權,今後只負責在曹州本地招募團結兵,為大軍供給糧秣。”曹州刺史李彭年對方重勇叉手行禮道。
曹州貧瘠,而且地理位置很危險,是叛軍偏師突破的必經之路。
李彭年現在手裡也就不到一千多兵馬,他又有什麼捨不得的?
“這就對了嘛,李使君不還是擔任著曹州團練使嘛。你只管招兵,送到汴州集訓。至於如何打仗,那是節度使的事情。
去,給曹使君斟酒。”
方重勇指使江無煙道。
“如此也好,一切聽從節帥安排。”
潁州刺史陳澍也同意了。
“某也一樣。”
陳州刺史薛願附和道。
潁州和陳州都在汴州西南,靠近淮南了,他們確實沒有那個緊迫性。
唯有宋州刺史李嘉祐一直咬緊牙關不鬆口。
六個刺史裡面,亳州刺史是封常清,這個不必說了。汴州是銀槍孝節軍的駐地,也不必說了,剩下四個刺史裡面三個同意,壓力全部來到了李嘉祐這邊。
“不是某不想答應這件事,實在是宋州的情況有些特別,團結兵的人數和來源,也有點特別。”
李嘉祐有些為難的說道,面部肌肉恨不得糾結到了一起。
方重勇心領神會,對身邊的車光倩說道:“小車啊,明日點一千兵馬,跟著李使君回宋州州治宋城。誰蠻不講理的,你帶著弟兄們,去跟他們講講道理,給李使君撐腰。若是遇到不法之徒,要用雷霆手腕鎮壓,明白麼?”
“請節帥放心!”車光倩抱拳行禮道。
說完,方重勇看向李嘉祐道:“這樣安排如何?”
“節帥的安排很妥當。”
李嘉祐叉手行禮道,滿嘴苦澀。
“好了,讓人腦瓜疼的事情終於說完了。
酒呢?菜呢?鼓樂呢?歌舞呢?
都上啊!有什麼曲目都上來啊!”
方重勇故作不耐的吆喝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