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蘭子”低聲哀求道,聲音裡帶著嗚咽。
“口吃哥”對著方重勇訕訕行了一禮,記住了對方的樣貌特徵,帶著“季蘭子”悄咪咪的離開了鬥獸現場。
很快便消失不見了。
用抄來的詩句贏了一個騷貨,方重勇內心毫無成就感,那感覺跟早上剛買的香噴噴肉包,舔都來不及舔一下,就直接餵了狗差不多。
“我們也回去吧,這裡沒什麼意思了。”
方重勇意興闌珊的擺了擺手。
“阿郎,伱剛才真是厲害極了!我都能猜到那騷貨臉色有多難看!”
阿娜耶興奮得不行,站起身挽住方重勇的胳膊,心中特別暢快。
“厲害個屁!
詩文不能吃不能穿的,在亂世一錢不值!
要是跟著只會吟詩作對的迂腐書生混,那人早就把你賣窯子了。
還不快走!”
方重勇一巴掌拍在阿娜耶的翹臀上,低聲呵斥道。
……
自從鬥獸那日見過“口吃哥”與“季蘭子”後,一連好幾日,方重勇再也沒見過他們。當然了,他也懶得去打聽這兩人到底是什麼背景。
不過那天的“鬥獸表演”,卻是引起了極大轟動,其流言傳播勢頭之快,大大出乎方重勇的預計。
各種相關訊息,以開封城為中心,向四面八方擴充套件開來!
一時間沸沸揚揚,汴州和毗鄰州縣,銀槍孝節猛勝虎的傳言,幾乎到了街知巷聞的地步。
而且是越傳越離譜!
一開始,是猛士單人搏虎。
後來,是猛士單人獵虎。猛士不但沒被老虎吃掉,反而徒手製服了老虎。
你就說屌不屌吧!
再後來,已經發展到了生撕虎豹的地步!而且是一人生撕了好幾只虎豹!
在大唐,好多地方都是“再窮不能窮寺廟,再苦不能苦神仙”,佛寺跟道觀都異常興旺。
大家都感覺,這種“生撕虎豹”的人,大概只能是從廟裡面走出來的神人才能辦到,非常人可及。
這種軍隊,有點哈人啊!
於是,在某些有心人的推動下,又有各種關於銀槍孝節軍的傳聞出現,逐漸蓋過那天鬥獸的事情。
比如說傳言黑衣大食呼羅珊總督阿布穆斯林,善養虎豹。每次臨戰,皆以虎豹為先鋒破陣,所以大唐邊軍才屢戰屢敗。
而他們與銀槍孝節軍接陣後,那些虎豹都嚇得直接掉頭,導致大食人以十比一的絕對優勢兵力慘敗!
銀槍孝節,猛不可言!
還有什麼十人守關,萬人莫開;百騎破河北賊軍大營之類的離譜故事,也是不脛而走,傳得到處都是,神乎其神。
反正,誰也沒見過那些,但誰也不能否認那些事情不存在。
別問,問就是汴州那場生撕虎豹的大戲,乃是某親眼所見!
人們常常會從吹大牛中獲得聽眾的崇拜與驚呼,進而產生一種奇怪的“自豪感”,就好像自己參與過所說的故事一樣。
不過根據後世資訊學統計研究,訊息在口口相傳的時候,如果沒有書面記錄,如果沒有反覆核實。那麼每一次傳遞,資訊就會丟失,或者產生謬誤,在一成到三成之間。
具體多少,這取決於傳遞訊息之人文化素養。素養越低,損失率越高。
俗稱“以訛傳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