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太原再說。”
方重勇擺了擺手,懶得跟何昌期多解釋這裡頭的套路。
然而,當他帶著銀槍孝節軍返回太原後,顏真卿便直接找上門來,告知他一個壞訊息:
從蒲州而來的糧秣,在雀鼠谷的汾水岸邊,被人一把火燒了,連船帶糧一起燒的。負責拉縴的縴夫死的死跑的跑,反正這批糧草,太原是收不到了。
“蔡希德很會用兵,不可小覷。”
方重勇深吸一口氣,壓住心中的怒火說道。
河東節度使衙門書房裡,方重勇的親信,如何昌期、王難得等人,面色都不好看。
總體而言,現在便是蔡希德預判了方重勇的預判。銀槍孝節軍出兵無果撲了個空,從蒲州來的糧秣又對方一把火燒了!
可恨至極!
這種打法,讓方重勇感覺很難受,他也有自己的苦衷,外人無法理解。
太原以北不遠,是陽曲縣;陽曲縣以北九十里不到,便是赤塘關。就是這座關隘,擋住了史思明的另外一路兵馬,使得太原城沒有被叛軍合圍。
不過,當方重勇找太原本地人描述赤塘關的地理時,心中忍不住一陣後怕。
赤塘關東去不到三十里為石嶺關,中有官帽山連線,使兩關呈“犄角之勢”。
因此軍事地位至關重要,無論南攻北,北攻南,勝可速進,敗可互應,堪稱攻守兼得之重關要隘。
但是,這裡其實有一個前提,就是兩關有足夠兵力可以互相支援,時間上也來得及互相支援。
不代表其中一座關隘沒有被攻破的可能。這跟潼關的情況是完全不一樣的。
換言之,辛雲京所說的“血戰赤塘關”,其實就已經表明這座關隘並非那麼靠譜了。
真要是一夫當關的天險,又何須“血戰”?
這就好比一把劍懸在頭上,讓方重勇放不開手腳集中兵力去掃蕩河東。因為他一旦將兵馬調離太原城,到時候史思明急攻赤塘關,未必不能攻破。
陽曲本地乃是平原無險可守,要不了一兩天,只要攻破赤塘關,叛軍就兵臨太原城下了。
這其中的兇險,就好比不上稱三四兩,上了稱千斤不止。只要叛軍還沒攻破赤塘關,太原這邊普通人壓根看不出任何兇險的地方。
但方重勇卻是明白,北宋初年,宋軍分進合擊,合圍太原,周邊可是沒有任何一處是“不敗金身”,統統都被宋軍攻克了。
“顏相公,麻煩你安排下去,今日開始,糧食配給,將太原城內所有大戶家中的糧秣全部收繳,統一管理。
另外派人去太原以北晉陽湖周邊收集木柴,以備不時之需!”
思索片刻,方重勇對顏真卿吩咐道。
“好,某這便去辦!”
顏真卿微微點頭。
這件事自然是不好辦的,但已經到了生死攸關的節骨眼,太原城內隨時都可能斷糧。叛軍既然可以燒一次漕船,就能燒無數次。
叛軍這麼做是為了什麼呢?
很簡單,攻敵之必救罷了!
方重勇若是放縱不管,叛軍便會變本加厲的截斷糧道。
方重勇若是分兵,從太原調動兵馬維護糧道,那就正中叛軍下懷。
你人派少了不行吧?人少了打不過蔡希德手下精銳。
派遣的人多了,太原城還守不守?
只有千日做賊,沒有誰千日防賊的。
正當方重勇準備下第二道軍令的時候,段秀實急急忙忙的走了進來,在他耳邊悄悄說了幾句話。
方重勇隨即面色大變!
“節帥,是出了什麼大事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