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歷史軍事>盛唐輓歌> 第443章 優勢在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43章 優勢在我 (3 / 4)

他對方重勇抱拳行禮道:“末將聽從節帥調遣。”

田承嗣不得不收起心中的小心思。方重勇一眼便看出他騎牆的意圖,直接堵死了後路。

兵法有云:孤城不守。

沒有位於嵐州的岢嵐軍策應,朔州的大同軍很快便會被河北的兵馬四面八方包圍,跑路都沒地方跑。

到時候既然已經陷入絕地,那“從賊”也就成了必然,還有個屁的退路啊!

騎牆是要兩邊都可以退,而不是被人一逼迫就被困死了。田承嗣無奈之下,只能帶著大同軍跟方重勇一路南下太原。

“如此便好,事不宜遲,現在就開拔吧。”

方重勇看到田承嗣已經服軟,微微點頭說道。

……

天寶十二年上元節當天,幽州及平盧二鎮節度使皇甫惟明,聯合四位皇子發討逆檄文清君側!

名為“清君側”,實則逼迫基哥退位,讓榮王李琬登基。

河北邊軍二十萬,以及回紇盟軍十萬。

對外號稱五十萬精銳南下,尊皇討奸,天誅國賊!

大軍兵分兩路,一路由盧龍軍軍使史思明率領,從井陘入河東,連破樂平、石艾、壽陽、榆次等縣,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便兵臨太原城下。

另外一路由皇甫惟明親自領兵南下,直取洛陽!

河套經略副使,河東採訪使顏真卿;天兵軍軍使韓休琳,二人領著天兵軍在太原嚴陣以待,擊退了叛軍先鋒蔡希德所部的突襲。

主將史思明見沒法佔便宜,於是分兵,兩路夾擊。

一路由他親自率領,從飛狐陘入河東,與已然反叛的河東軍薛嵩部匯合,清洗了橫野軍中不願從賊的將領。大軍隨後西進,攻克繁峙縣後,急攻代州州治雁門(不是雁門關)!

雁門守將雍希顥完全沒想到河北邊軍反叛。稍稍被叛軍勸降,便直接投敵,壓根就沒有做任何抵抗。

反正,皇甫惟明是扶持皇子上位,都是李家的私事。如今城下大軍壓境,何苦為了這個搭上自己的性命呢?

要是清君側成功,搞不好還能混個從龍之功,又何必抵抗呢?

於是雍希顥命人開啟雁門城門迎叛軍入城,太原以北門戶大開,接著叛軍又連克崞縣、唐林等地,兵鋒直指忻州秀榮。

忻州刺史,因為唐高宗年間連續三任刺史暴斃,傳說是有妖怪作祟,所以經常有官老爺不肯赴任。唯有開元初時,在基哥的號召下,宰相張嘉貞之弟張嘉佑,願意前往忻州擔任刺史。

並在這段時間造福一方,於當地頗有名聲。

只不過其他時候,忻州就是個鍍金的地方。

沒有軍事能力的人,在邊鎮是混不出名堂的。而基哥在《簡京官為都督刺史詔》中又有明文規定:不為刺史者,不得入六部為官。

一邊是要求忻州刺史能文能武,一邊又是苦寒之地難以升遷。簡直就是要求高,待遇差,作出成績還很難!

關鍵是不去都不行!

這樣便導致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能當忻州刺史的人,很多都是官宦之家出身的。他們的辦法,就是透過吏部的關係網,在忻州幹一年就走。

饒是如此,很多時候,忻州的刺史之位也是空缺的,就像是現在一樣。

此時忻州無刺史,忻州司馬直接開城迎叛軍入秀榮城。

另外一路叛軍由蔡希德率領,掃蕩太原周邊縣城,劫掠糧草,不給唐軍任何可以補給的物資。

就在方重勇帶兵增援太原的途中,史思明這一路的叛軍,便已經近乎於從北面與東面兩個方向會師,合圍太原城了!

中間就隔了個陽曲縣與赤塘關!

河東節度使旗下各州當中,蔚州、代州、忻州,以及太原府的東邊這一半,都已經淪陷。叛軍雖然還沒有圍困太原城,但圍點打援的心思已經躍然於紙上。

河北二鎮反叛的訊息傳到長安,各地刺史的求救信如雪片般飛到長安。

讓本就因為“失蹤”了四位皇子而心中不安的基哥惱羞成怒!

他的第一反應是:這不可能!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