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歷史軍事>盛唐輓歌> 第433章 河北飄來的陰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33章 河北飄來的陰雲 (1 / 4)

跟方重勇談好“協議”以後,田承嗣便馬不停蹄的返回馬邑。這裡是河東節度使旗下大同軍駐地,同時也是河東產馬之地。

自開元以來,承平日久,邊鎮相對安寧,戰線不斷北移。

如今河東節度使的防區重心,已經從太原,轉移到了更北面的馬邑、雲中(山西大同)等地,與太原相距甚遠,形成了一個狹長的防禦緩衝區。

作為“大後方”的太原城(晉陽),也日漸繁榮,逐漸朝著區域經濟中心的地位轉變。河東邊軍將校的家眷,多半都在太原城與周邊安置。

原因無他,唯富庶耳。

不過田承嗣算是個異類。自來河東以後,舉家皆在馬邑城居住。某種程度上說,也算是為了前途孤注一擲了。

這天,田承嗣頂著寒風從靈州回到馬邑,剛剛回家,堂弟田庭玠與親弟田庭琳連忙上前幫他牽馬。

一身疲憊的田承嗣徹底放鬆了下來。他有口無心的隨意問道:“某去朔方這些時日,河東可有什麼變化麼?”

他原本只是例行公事一般的隨口一問,然而堂弟田庭玠卻面色凝重說道:“薛嵩不知為何,也被調來河東,擔任蔚州刺史,兼橫野軍軍使!近日已經到任!”

聽到這話,田承嗣微微皺眉,隨即忍不住一個勁搖頭嘆息。

“兄長,薛嵩再怎樣,也不會干涉我們的事情吧?真要說起來,這橫野軍還要受河東節度副使節制呢?

兄長何故憂慮?”

田庭琳疑惑問道。

他不像田庭玠也有帶兵參政的才能,跟田承嗣能夠說上話,所以對很多事情都是不太理解。

在大唐,任何一個簡簡單單的官職調動,其中都可能飽含深意,決不能等閒視之。

“進書房再說。”

田承嗣擺了擺手,心中暗叫大事不妙。

無論是橫野軍,還是薛嵩,都很有來頭。

橫野軍在河東道的蔚州附近,目的便是為了“幫助”北面鐵勒九姓,抵抗突厥人。

名為鼓勵撐腰,實則暗暗監視。

橫野軍有兵員將近九千人,其中騎兵數量不少。雖然比不得赤水軍三萬多人的這種龐然大物,但實力也算強勁了。

而且這個薛嵩也不是普通人。

薛嵩出身將門,乃是薛仁貴之後。他自幼隨父生活在燕、薊之間,有膂力且弓馬嫻熟。為人氣度豪邁,嫉惡如仇。

當然了,這是好聽的說法。

不好聽的說法就是這個人一身蠻力會點功夫,性格比較直,不會鑽營,容易得罪人。

他的父親是薛仁貴第五子薛楚玉,而薛楚玉曾擔任范陽、平盧節度使,

只是後來被人告發瀆職而免職了。

當然了,這也是薛楚玉咎由自取。他的罪過其實說瀆職都算輕了,薛楚玉的真正問題在於虛報軍功,還犯了某些政治上的忌諱,因此失勢。

不知為何,當初方有德與安祿山擔任幽州節度使的時候,卻並未提拔此人。所以他一直都在河北混得抑鬱不得志。

不過皇甫惟明來河北擔任節度使後,卻大力提拔許久不得升遷的薛嵩,並引為心腹。薛嵩自然是投桃報李,以皇甫惟明馬首是瞻。

薛家是打通了朝堂關係的邊軍家族,其根基在河東。不知道他是走了哪條門路,反正就是被調到河東,擔任蔚州擔任刺史,同時兼任橫野軍軍使。

這是典型的給人效犬馬之勞,就容易升官得到提拔的案例。不管怎麼說,薛嵩是皇甫惟明的鐵桿,這完全沒什麼值得懷疑的。

眾人進入書房,田承嗣無奈嘆息,對兩人自家兄弟說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