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哥看來,邊軍主將無論多能打,無論怎麼鬧騰,都是自己的看門狗。
他可以隨意安排甚至是糊弄這些看門狗,但絕對不能讓這些狗子把自己牽著到處跑。
本末不能倒置。
給安思順掛一個虛職,讓他在長安老老實實的就行了,這便叫做“投閒置散”。將來一旦國家有事需要人了,可以順勢將其啟用。
“聖人聖明,微臣這便去辦。”
鄭叔清恭順的叉手行禮說道。
其實前面說的這兩件事,基哥心中都有定論,關鍵是最後一件,他現在還沒有提出來,主要是想看看鄭叔清當右相能不能跟自己商議大事。
“河東節度使的繼任人選,右相覺得選誰為好?
有人推薦方國忠兼任河東節度使,也有人推薦盧龍軍軍使田承嗣。
二人都是年富力強之人,也都能帶兵打仗,你以為誰更合適?”
基哥微微皺眉問道。
“回聖人,微臣與方國忠有舊,是不是應該回避一下?”
鄭叔清很是謙遜的詢問道,其實他知道這是“正確的廢話”,但他說出來跟裝作不知道故意不提,效果還是相差很大的。
果然,基哥故作不耐的擺了擺手說道:“舉賢不避親,方國忠如何,朕難道還不知道麼?”
“回聖人,田承嗣家眷不在長安,一旦他在邊鎮胡來,那便是尾大不掉。
而方國忠一家皆在藍田縣,京師之側而已。他要是有什麼不軌之舉,聖人可命微臣親自帶隊,抓捕其家眷。
二人誰更合適,聖人心中定有權衡,微臣不敢妄自揣摩。”
鄭叔清躬身行禮說道。
他看似說了一大堆沒用的廢話,實則把該說的話都說到了。
“右相言之有理。”
基哥微微點頭,鄭叔清這話算是說到他心坎裡了。
在大唐歷史上,安史之亂以前,有一個低調無聞又飽受猜忌的集團:漢人邊鎮武將世家。
這些人所在的家族,其子弟長期在邊軍中擔任中級軍官,最高做到軍使。他們的人脈與關係網都在邊鎮,在朝中沒有話語權,所以不得不依附於空降到邊鎮的節度使或者行軍大總管。
如河西的辛雲京、烏知義與轅門二龍、安重璋,還有現在提到的河北田承嗣。
都是這些人中的代表,在當地頗有人脈。
為了壓制這些人,朝廷前前後後引入了內附的胡人將領,和他們的家族。
採用摻沙子大法,二者之間互相制衡!
再配合中樞空降過來的高階軍官,便可以很自如的控制局面。
從前是府兵的時候,漢人邊鎮武將世家的優勢還不算明顯,因為兵員都是來自全國各地,而不是本地。
現在改募兵制了,對於中低階軍官的要求也變高了,更多是一種“能者多勞,能者居上”的競爭機制。
在邊軍戰鬥力大幅度提高的同時,也給了漢人邊鎮武將世家子弟出人頭地的機會。
無論怎麼說,他們這些人在當地,都要比關中子弟能打的。
方重勇和田承嗣能力如何且不去說,就單說出身與現狀。方重勇屬於“中樞空降官員”,根子在長安。而田承嗣是河北將門出身,根子在幽州。
這麼一比較,答案已經很明顯了。